法师悟持。慈溪人。受业于兴国。诵法华试中得度。传受基法师之道悉达深旨。每俾代讲绰有父风。邑西永安林泉尤胜。众请为起废。历十八年。殿宇像设无不毕备。宝元初。仁宗闻于朝赐名福源。安众讲道。郁为法席。为人宽和。接宾客有加礼。雅尚清谈。终日不倦。所居多植嘉果。筑塘治田。凶岁无歉。法食俱运。人皆乐依(四明教行录有三书。与持侄永安山主者。是也○事见福源开山记○此中本纪遗失二人○此卷共三十三人。本纪止录二十三人。遗失十人)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三种欲生】 p0184 瑜伽五卷六页云:复次生建立者:谓三种欲生。或有众生,现住欲尘。由此现住欲尘故;富贵自在。...(杂语)Dūta,译曰使者。...于佛教,对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变、平等、绝对、真实之本体及道理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性宗,又作法性宗。反...布施之意。我国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信仰佛教之傣族人,以各种形式向寺院奉献财物,一般于固定之佛教节日与斋期进行奉...(1571~1647)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鄞县人,俗姓朱。初号雪庭,后改雪峤,晚年自称语风老人。九岁,闻诵弥陀经而发心...(杂名)Ayahknṇḍa,铁名。阿夜塞健那之略。阿夜,译铁。塞健那,译胜伏。谓此铁能伏碎余铁之义。见探玄记二十。...(术语)十二分经之一。梵名祇夜Geya,应前之所说而重颂者,亦名重颂。正理论四十四曰:言应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术语)显教譬自性心之清净,曰心莲。密教谓肉团心之实形为心莲。莲华三昧经曰:常住妙法心莲台。大日经疏四曰:凡...(传说)昔有一国,五谷丰熟,人民安乐。王问群臣:我闻天下有祸,不知是何类?答曰:臣亦不见。王便敕一臣于邻国求...1、施舍之义,如财施法施是。 2、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一)指禅宗初祖菩提达磨。(参阅“菩提达磨”5207) (二)清代临济宗僧。四川人,俗姓丁。号剑端。嗣月幢彻了之法。...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学佛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三种: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报。 健康、幸福、长寿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这可以通过调食、调睡、调...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着它生、住、异、灭,如同波浪的起伏,...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能帮助我,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外有五欲...
淫戒的重点是在「其心不淫」。什么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说你在佛堂拜佛,在那个地方静坐持咒,然后你都没...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善知识至少是在宗门大彻大悟,在教下大开圆解具眼善知识。如果...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的,而植物也是生命。典型的说法是:你为什么吃素? 动物是生...
法师悟持《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如杲《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尚贤《佛祖统纪》 |
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隅。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原名宝宫寺,元仁宗时改称佛宫寺。寺中之木塔系古代木构建筑...
三种欲生
杜底
性宗
赕
圆信
阿夜健多
应颂
心莲
祸母
舍
达祖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学佛的三种目的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一个重要根本
七心诀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