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谛观。高丽国人。初吴越王因览永嘉集同除四住之语以问韶国师。韶曰。此是教义可问天台羲寂。即召问之。对曰。此智者妙玄位妙中文(妙玄既散失不存。未审何缘知之。必寂师先曾见残编耳)唐末教籍流散海外。今不复存。于是吴越王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往高丽求之。其国令谛观来奉教乘。而智论疏。仁王疏。华严骨目。五百门等。禁不令传。且戒观师。于中国求师问难。若不能答。则夺教文以回。观师既至。闻螺溪善讲授即往参谒。一见心服遂礼为师。尝以所制四教仪藏于箧。人无知者。师留螺溪十年。一日坐亡。后人见故箧放光。开视之唯此书而已。由是盛传诸方。大为初学发蒙之助云。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唐代隐士。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之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猛利欲】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复次猛利欲者:谓我何当于彼处所,乃至广说。...【极七返】 p1197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一、极七返。谓卽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于天上,或于人间,或天上人间,受...【意乐】 p1207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二页云:意乐者: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于佛善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于他...(界名)无所有处为无色界天之一处,故名天。...(杂语)发表示他也。宝积经三十四曰:诸佛无能说,称叹及表示。大日经疏七曰:一切法离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1311~1378)元代临济宗大慧派禅僧。江苏吴县人,俗姓顾。字以中。号愚庵,又称西麓。入海云院为童子,学内外典籍...(人名)梵音Aśvaka,慧琳音义六十曰:阿湿薄迦,人名,无正翻。...于我计常者,有二十二种。云何二十二? 一、即阴是我常 如僧佉人,计五阴中有我,说我我所,皆有自体,是故为...(术语)引接化度也。六祖坛经曰: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术语)入于智慧之法门也。最胜王经一曰:开阐慧门,善修方便。...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世俗之间不停地打,神圣战胜了世俗,你的智慧就升起来了。智慧...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释为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所谓不二法门,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获得...魔王波旬总是用尽心思,想找机会扰乱佛陀修行。这天夜晚,他见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经行后,入禅堂内端身静坐,...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这些思想在当今全球的环保事业中仍然闪闪发光...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最稀有、 最宝贵的金盒子送人,但是他要送给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摸不着,而蕅益大师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时真怕...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法师谛观《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愿齐《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契能《佛祖统纪》 |
(名数)清凉、安隐、安静、寂灭四义也。心离热恼,为他世之乐因,以能建立止观,得涅槃之乐因也。...
寒山
猛利欲
极七返
意乐
无所有处天
表示
智及
阿湿薄迦
于我计常
引化
慧门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心定降魔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