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般若。高丽人。开皇十六年。来诣佛陇求禅法。未久有所证悟。智者谓之曰。汝于此有缘。须闲居静处或辨妙行。华顶峰去此六七里。是吾昔日头陀之所。住彼进道必有深益。师即遵奉明诲。宴坐十六年未尝下山。忽一日。往佛陇上寺。有三人侍行。须臾不见。次至国清下寺。告别同志。居数日无疾而化。龛出寺门开眼示别。至山闭目如故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Longshu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关于他的生平,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术语)三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为宗,故他人目之为无相宗,非彼自称也。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为相性二宗,华严天...【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p1166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梵名 Yajadatta。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意译作祠授,因祭祠天而乞得之意。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载,室罗城中演若...【得常委】 p0994 瑜伽十八卷十一页云: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凡二卷。扶南人曼陀罗仙译,书成于梁天监二年(503)。全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指佛地或觉悟之境地。以无其他强力足以降伏佛者,故有此称。胜鬘宝窟卷上末(大三七·一六上):“如来生不能生,老...1、指一切有形有相之物质。色有变坏、质碍、示现等义。山河大地,房宅器物,以至有情的肉体色身,及五识所接触的色...(人名)梁时高僧竺道生也。尝讲经于虎丘寺。聚石为徒。石皆点头。世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语。...行事钞·说戒正仪篇:“四分,[斗@斫]诤来久,不得说戒。今暂和合,须非时说;随何日诤灭,即日和说。以僧具六和,...【匮】 p1296 瑜伽八卷六页云:能令受用无有厌足,故名为匮。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既生已;由老死等,令...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不管是念佛法门也好,乃至读诵大乘也好,禅定也好,随便修行哪一法,你得产生力用,有力用你才能降伏魔障。往外修是...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就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心...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这问题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免。 方海权答: 人生不如意事,那是正常现象。飞来横祸,那就...
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死,于是常见又会生起来。所以,就会想要多多的储存。就象世间...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但在《大悲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
禅师般若《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禅师等观《佛祖统纪》 | 下篇:禅师礼宗《佛祖统纪》 |
【不应为依反与为依过失】 p0344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与邪见苾刍勤策,共居住等;为依止等。当知是名不应为依反...
龙树(Nagarjuna 约2/3世纪)
无相宗
喜谈世事虚度时日戒
演若达多
得常委
文殊般若经
难伏地
色法
生公
说戒非时和
匮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行中的中断障碍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