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法喜。力学无倦。参知识十七人得大开悟。年登六十。始于大苏山值遇智者。一闻法音顿获深证。于是尽舍旧徒专禅慧。陈光大元年。与同学二十七人从智者至金陵游化。尚书毛喜嘲之曰。尊师犹少。弟子何老(时智者年三十)师答曰。所事者德。岂论其年。又问何以为德。答曰。善巧说法即后代富楼那。破魔得道即今日优波鞠。喜善其对。常称之朝列师行方等三昧。有雉来索命。神王诃之曰。禅师当往净土即生得道。岂偿汝命耶。后于瓦官趺坐入定。不起于座而终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南朝梁代僧。又作僧韶。僧柔(431~494)之弟子。生卒年不详。尝住安乐寺。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奉敕编集华林佛...指任何心识不起时。为“有心位”之对称。依瑜伽师地论卷十三载,除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减...(术语)门者差别之义,对于圣道门而云净土门。...Jingangjing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亦名:袈裟舍诸恶意 资持记释云:“华严三毒,四分结使,皆目烦恼。戒坛图经云,五条下衣,断贪身也;七条中衣,断...【非人趣】 p0711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二、非人趣。谓生余趣,那落迦、傍生、及与鬼趣、天、龙、药叉、阿素洛、...梵名 Rbhu。印度婆罗门教崇拜的三个神祇之总称。火神为其兄弟,雷神乃其挚友。此三神之所以成神,系因彼等灵巧无比...(杂语)一见而分铢两之微,言人之机敏也。碧岩第一则垂示曰: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方语曰:一见即知轻重。...佛教以外诸派学说,有关形上学方面之见解,可分成有、无、亦、非等四句。即:(一)有句,如执着必有我身,此即常见。...(一)指佛之法身。法界,为所化之境,即众生界;身,为能化之身,即诸佛之身。即指化益众生界之佛身,称为法界身。观...诸佛的咒语有大咒、小咒、和心咒等的三种分别,咒语最多的叫做大咒,咒语不多的叫做小咒,咒语很少的叫做心咒。...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正知正见 问: 老和尚为什么要造大道场?我们在埔里已有这一个大道场了,还要在世界各地造道场做什么? 答: 就好...
鱼翅过去是皇室的贵族食物,但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鱼翅越来越平民化。鱼翅受到如此追捧,在于很多人认为鱼翅营养...
问曰,念佛之门,多承开导,群疑尽释,正信现前矣。但上文所谓抖擞身心,拨弃世事。今世网中人,间有境缘顺便,身意...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法。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一个立场的不同?很多人还是在我见的立...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这位国王一...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法界的一大缘起,这是来自阿弥陀佛无量劫的深切大愿和无央数劫...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注意她,是因为她上菜时显得笨手拙脚的...
我们怎么样来长养我们的四无量心呢?《华严经》告诉我们: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也可以说安住慈悲喜舍中...
禅师法喜《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禅师真观《佛祖统纪》 | 下篇:禅师智越《佛祖统纪》 |
密教之修法,为清净身心,止息灾病障难等,而作之澡浴法;即于沐浴之时,须作观想,及结诵印言以加持之,并唱诵沐浴...
僧绍
无心位
净土门
金刚经(Vajracchedika-prajna-paramita-sutra)
三衣舍诸恶意
非人趣
利普
目机铢两
有无四句
法界身
大咒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妙莲老和尚《法海释疑》

鱼翅暗藏的五个「恐怖」真相

订定念佛功课,信愿才算坚定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国王杀生为佛所阻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