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有一法界多法界。
一、一法界 六大不改其性,自然缘起而成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六大,六大即一切法也。然其在能生六大之位,则诸法差别之相亡泯,唯坚湿煗动无碍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无相而平等,故云一法界,一者平等无差别之义也。
二、多法界 多法界者,于一切法根原能造之六大位,而事事物物差别之相,历然存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指尸咒与半尸咒。印度古代与西域等地,有用咒法以死尸杀人者,若用全尸杀人,称为尸咒;用无头之尸杀人,则称半尸咒...亦名:大众食时应作四相、常住食时应作四相 子题:四相、盗僧祇、僧祇食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萨婆多云,僧祇食时...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亦即天台宗所称之诸法实相,华严宗所说之一真法界,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门。又作...(公案)云门示众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见碧岩八十七则,种电钞九。...资持记·释释相篇:“戒名者,古谓以手于腋下捵弄令痒;若准犯缘必具恼意;故知成犯非唯戏剧。”(事钞记卷二四·三...(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一)(919~987)宋代天台宗僧。浙江永嘉人,俗姓胡。字常照。世称净光大师、螺溪义寂、螺溪尊者。十二岁出家于温州...云何智者于界善巧?佛言。智者于十八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指小乘修道的过程,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叫做七方便。七方便者,即是三贤四善根。合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三者...【我分别】 p0647 显扬十六卷八页云:四,我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涅槃不可施设有及非有】 p0933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页云:若于涅槃;涅槃唯是无行所显,绝诸戏论,自内所证。绝...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从佛法的角度,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的,最后的关键就是你一生做了很多很多的事,另外,你隔壁的人他也做了...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这不一定,各有因缘。 净土十三祖里面,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
佛陀在拔耆国时,与诸大阿罗汉,如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离越、阿难等五百位高德比丘一同在师子园中。有一天,...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唯念佛功德最大。这是肺腑之言,应该相信。 印祖有一些弟子有...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从而证得真常法身。所以自佛陀立制以来,僧众奉为常规。怎奈...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思是说假如我成佛的时候,我住持...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坛经》是六祖慧能的开示,由门人所记录...
一多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事理法界 | 下篇:十法界 |
(杂名)Vajradhāra,译曰执金刚、持金刚。手持金刚杵之神部总名。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陀罗是执持义,旧...
尸半尸
僧祇食时应作四相
一法界
云门药病相治
击擽他戒释名
五恶趣
义寂
智者于界善巧
七方便
我分别
涅槃不可施设有及非有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一个人生命的结果是看临终心念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自在随缘安住于任何境界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