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见者。
一、六根六尘,各有三种,各成十八,合成三十六。
二、历三世成一百八。
眼┐
耳│
鼻│┌乐 受(六)┐
舌├┤苦 受(六)│
身│└中庸受(六)│┌过去(三十六)
意┘ ││
色┐ ├┤现在(三十六)
声│┌好 (六) ││
香├┤恶 (六) │└未来(三十六)
味│└平等(六) ┘
触│
法┘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术语)言日日相续而历久也。与常日,不断平生等同。...亦名:不舐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舐食者,吐舌舐饭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一四)...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杂语)为匆促谈话已毕之谓。碧岩三十五则着语曰:一拶拶倒了也。...【过去死】 p1221 瑜伽八十五卷十六页云: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引自果】 种子六义的第一义。种子不是一因生众果,而是各各引生自果。即是色法种子仍生色法之果,心法种子仍生心...全一卷。日人林道春撰。记述颂祐针对以儒学之观点问难于佛教之各种问题,所提出之答辩。同性质之著作,另有玄光所著...凡十卷。唐代慧立撰,彦悰增补。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全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略称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三藏法师...【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p1417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谓勤修习内心寂静奢摩他行诸苾刍等,为欲断除诸随烦恼,应知...一切法有二大别,曰有漏无漏。漏、漏泄之义,贪嗔等之烦恼,日夜由眼耳等之六根门,漏泄流注而不止,故名曰漏。言有...(术语)又曰金刚网。护摩坛上界之结界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否是一体的两面呢? 大安法师答: 二力就是谈自力和佛力,称为...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如果众生由于你的回向没有得利益,这也不是虚妄的事情吗?...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当人们遇到失败而不知何去何从之时,便会想当以求神问卜来指点迷津:西方人会去者吉普塞...
没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或者到了地狱门口,他能善根发现,念一佛名号,或者念一个菩萨名号,...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真学失传,儒者皆以破斥因果轮回为志...
持戒与念佛的统一,一直是净土祖师倡导的宗风。慧远大师临终坚持不饮非时浆。善导大师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
寒暑假中,陆陆续续有居士来找我聊聊。除了接触他们生活中的烦恼,在修持上,我总是推荐他们修净土的,因为这符合末...
一百八见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六十二见 其六 释六十二见 | 下篇:八万四千尘劳(二) |
(修法)又曰敬爱法。为爱敬神佛之修法也。又使人起爱敬心之修法也。...
长日
舐食戒释名
空
一拶拶倒了
过去死
引自果
儒佛问答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断随烦恼有五种对治
有漏无漏
网界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圣严法师《如何转好运?》

劝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

杨绛的百岁感言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持戒念佛--明学长老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