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为婆罗门所用庄严具之一种。据毗奈耶杂事卷一载,六群比丘执钵入城乞食时,见婆罗门身着梵线乞食者,多得美味,遂有...唐代义净(635~713)译。又作庄严经、庄严王经、庄严王陀罗尼经、杂密经、拥护饶益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为密教十九执金刚之一。此金刚能为众生开示醍醐之妙味;以其司掌秘密曼荼罗最尊最胜之妙德,故称妙执金刚。此金刚具...(术语)第一义之真理非从他得而自证悟者,谓之自证。演密钞二曰:言自证者,但是佛自证,不从他得也。...(菩萨)或称香惠,赤色,不可息。贤劫十六尊之一。居金刚界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之第一位。密号大力金刚或护戒金刚...谓以珍宝做成之阶梯,即指释尊从忉利天降世时所用者。据大唐西域记卷四劫比他国条载,该国都城以西二十余里处有大伽...【得义二种】 p0995 瑜伽十八卷十三页云:言得义者:略有二种。一者、证得沙门果义,二者、证得圣神通义。由初得义...指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乃真言教法之教主,故称真言主。[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上] p4203...凡二卷。属于净土曼荼罗之绘卷。藏于日本镰仓光明寺。系描写奈良时代所制作当麻曼荼罗之因缘故事的绘图。所描绘之内...(异类)极恶之人,琰魔王遣鬼卒引取之。药师经曰: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善殊...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我现在已经九十六了,我深刻体会到我的灾难重重,但是呢,最后都能转化了,这就是佛法加持。你有一分的信仰、信佛,...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分不开的,追名逐利不外乎吃好喝好。很少人知道其中的过患,我...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
一切众生就是妄心生灭永远不停的,妄心生灭不停干什么?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随着境界相动,遇着什么相动什么心...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得出这个观念...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但中者,接入别教。 二者、圆中 ─ 此理圆妙,具一切法。见圆...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法因缘生。当然,这个观念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
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祇树给孤独园 | 下篇:空大 |
(杂名)袈裟之缘色不定,此言甲地之为青色者。又作青行。...
梵线
庄严王陀罗尼咒经
妙执金刚
自证
香象
宝阶
得义二种
真言主
当麻曼荼罗绘卷
琰魔使
所欲致患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你一切的安全,佛菩萨都能保护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