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极恶之人,琰魔王遣鬼卒引取之。药师经曰:“然彼自身,卧在本处。见琰魔使引其神识,至于琰魔法王之前。”善殊之赞解之曰:是药师如来方便力,使恶人梦见之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涅槃平等一味之性德也。胜鬘经曰: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人名)南岳尊者慧思,从陈帝受大禅师之号,因云思大。更尊而云思大禅师,或云思大和尚。佛祖统纪六曰:帝可之,令...(一)唐代僧。生卒年不详。居于京兆华严寺。为洞山良价之法嗣。因后唐庄宗之召请,而大振曹洞宗。敕谥“宝智大师”。...【摩揭陀国】 p1335 西域记三卷十五页云:摩揭陀国无懮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临,威被殊俗。深信三宝...(人名)唐断际禅师希运,幼于福州黄檗山出家,后参江西百丈山海禅师而得道。后居洪州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休镇...“缘起因分”之对称。略称果分。于华严宗之别教一乘说中,论及因分(缘起因分)、果分(性海果分),此说见于华严三...(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为印度之古国名。据景德传灯录卷二载,天竺传法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其弟为刍尼(野鹊),当释迦在世时,刍尼之前生...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合而言之,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觉悟成佛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大慈 二大悲 次十八不共法而辩大慈大悲者。诸佛得十八不共法等法。常在大慈悲住故。慈善根力。普熏三业。于十方...(譬喻)心之影现或动摇万象。又有染净,譬于水,谓之心水。大日经三曰: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华严经八十曰: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的牵挂。断得了一切牵挂,才可以...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心;第四,调身;第五,调呼吸。 第一,调饮食。 在我们初学打...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如虚空无...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何处入手。 佛弟子最痛心的是:邪说横流、谈玄搞怪、白衣上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许多家...
前几天,有工人师傅过来给宿舍门安装锁牌,一阵电光火花闪耀过后,两块铁片便被焊接到了门板上。当师傅离开后,我们...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随机说法 普令含识 就路还家 无奈根性 万有不齐 非出格人 ...
琰魔使
【佛学大辞典】
上篇:琰魔王厅 | 下篇:琰魔法王 |
亦名:杀人戒缘起 子题:难提比丘、雇杀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在毗舍离,为诸比丘说不净观。彼习定已,厌患身...
等味
思大
休静
摩揭陀国
黄檗
性海果分
法
那提国
佛性
大慈大悲
心水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百不管老媪
禅修需调五事

龙树菩萨:赞般若波罗蜜偈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