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者,谓由信而有势力也。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信正道助道,遮诸烦恼,不为偏小所动,故名信力。学道之人,非有信力,不能精进。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屈浪拏,梵名 Kurāna。为七世纪顷西域古王国。又作屈浪那国、俱兰国、俱兰弩国。依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所载,此国在睹...诸识俱有所依者: 一、五识俱有所依有四: 一、同境依 谓五色根共取现境,故得此名。 二、分别依...(一)指根本究竟之边际。即绝对平等之理体,多指涅槃而言。又作真际、真如、实际。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三上):“平...(故事)又云黄纸朱轴,谓佛之经典也。案写经典用黄纸,盖准于唐代之黄敕,一为尊之,一为防虫害也。维摩经垂裕记一...(术语)五种坚固之一。自如来入灭第五五百年间,诸比丘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谓之斗诤坚固。...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喻)慈祥的样子。若样子面容很可怕,则叫做金刚怒目。...又作青行。七条衣(七条袈裟)之一种。即青色条叶所成之甲袈裟。多为“凡僧”所著用。日本将七条衣分为衲、甲、平三...(本生)释尊往昔为菩萨供养燃灯佛时之名也。【又】谓孔子也。海录碎事十三上引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指的是以上的三十二应身。这三十二应身具足两...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这讲到他过去的一个因缘。乌刍瑟摩...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然后,想要为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唯有佛陀人人...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河而超苦海。余闲居阅《大智度论》,因取意而为之颂,以此自警...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证此心佛。 六道众佛,本来是佛。只因迷妄,不肯信佛。 智...
我现在已经九十六了,我深刻体会到我的灾难重重,但是呢,最后都能转化了,这就是佛法加持。你有一分的信仰、信佛,...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 那...
《功过格》里有个公案。有一位固安县的县令叫梅公,你看他的作法很有意思。有一天,有一个宦官,他就送了梅公一个礼...
信力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信根 | 下篇:所信之事理因果 |
梵语 cavkramana,巴利语 cavkamana。意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后、疲倦时,或坐禅昏沉瞌睡时,...
屈浪拏国
诸识俱有所依
本际
黄卷赤轴
斗诤坚固
九恼
根尘
三业
菩萨低眉
青甲
儒童菩萨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推荐】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你一切的安全,佛菩萨都能保护

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