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书经文,每一字,三次礼拜三宝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对于大藏经中所收小乘部经典之统称。原为佛陀所说教法之总称,大乘佛教于西历纪元前后兴起,遂有大乘经典之成立;...(本生)旧称须大拏太子,须提梨拏太子。新称苏达拏太子。译作善施太子。须大拏经曰:昔叶波国太子好施,依施父王白...(书名)Hiraṇyasaptati,数论师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颂。其时国王赏之以金,故彼以之为名誉,而名为金七十论,或...【五力及十力】 p0272 瑜伽九十八卷十二页云:复次诸佛如来,依自利行及利他行,为欲显己与诸弟子有差别故;说如是...(名数)有六种:真身,应身之二身。常身,无常身之二身。生身,法身之二身。实色身,化色身之二身。真身,化身之二...巴利语 sabbe dhammā anattā。又作一切法无我。乃如来所说四法本末之第三法本末,亦为四忧檀那法之一。增一阿含...(术语)Jṣānapradipa,译曰智灯。仁王护经道场念诵仪轨曰:枳攘娜,此云智。钵啰你闭,此云灯。由此智灯,破诸闇...【增上缘性】 p1316 俱舍论七卷四页云:如是已释所缘缘性;增上缘性,卽能作因。以卽能作因为增上缘故。此缘体广,...谓念佛行者于临终时,蒙阿隬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或其余圣众前来接引。于诸记传中,念佛行者于临终之际,每有圣众来...【思择所知】 p0852 此是思所成地三相之二。瑜伽十六卷一页云:云何思择所知?谓善思择所观察义。如彼卷一页至...亦名:发露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提舍那者,此云发露,谓此忏悔,是发露法故。”资持记释云:“提舍那者,亦即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威仪庠序的阿难尊者,托着钵,行走在往舍卫城的路上。突然,路旁的树林中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声,只见腹大如山、咽细...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的信心。因为我们凡夫对世界的认识与佛经的内容常有出入,而流...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殊胜广大: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一个是外在佛陀的力量。...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者,摄法身愿(弥陀自证功德)。二者,摄净土愿(庄严依报)...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此不是违背因果论,往昔禅师误说不落因果,而受五...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来时是春日,此刻已是暮秋,花开花落,一年半的时光倏然而过,...
一字三礼
【佛学大辞典】
上篇:善解一字 | 下篇:一字金轮法 |
即区别分明之意。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三五·一一九上):“一切教法举体真如,不碍事相,历然差别。”[肇论] p6...
阿含部
善施太子
金七十论
五力及十力
二身
一切诸行无我
枳攘娜钵啰你闭
增上缘性
迎接
思择所知
提舍那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比丘尼发恶誓堕饿鬼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