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Nuni,译曰寂。又作寂默,寂静。有二解:一就事,一就理。就事而解,则悉多太子始入劫毗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故父王附以牟尼之称,又出家后常修禅行,而寂默无言,故从时人受牟尼仙之号。牟尼本为静止身口意三业之学道者之尊号,通于内外之称号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日:“是时菩萨乘四宝舆,无量百千人天翊从入劫比罗城。诸释迦子,体怀憍慢,立性多言。菩萨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王见之已,报诸臣曰:诸释迦子体怀傲慢,立说多言。太子入城,皆悉默然牟尼无语。应与太子名名曰:释迦牟尼。此是菩萨第二立名。”佛本行集经二十曰:“菩萨行路,谛视徐行。有人借问,默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玄应音义十八曰:“牟尼,经中或作文尼,旧译言仁,应云茂泥,此云仙。仙通内外,谓久在山林修心学道者也。”仁王经合疏上曰:“牟尼者名也,此云寂默,三业但寂默也。”理趣释下曰:“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就理而解,则佛与三乘之圣人所证之法名寂默,依之而称佛为牟尼,盖佛及阿罗汉之通称也。唯识论十曰:“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论十六曰:“无学身语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即无学意。(中略)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大日经疏一曰:“牟尼者,是寂默义,言佛身语心皆究竟寂灭过言语地。以对二乘小寂,不可为譬,故云大牟尼也。”同十二曰:“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同十三曰:“牟尼,是佛都号也。”宗轮论述记曰:“牟尼者,此翻为寂。寂烦恼故,寂生死故,处大涅槃得寂灭故,寂诸戏论证真理故。”唯识述记十末曰:“梵言牟尼,此言寂默。寂默法者离言法也。或离过故名为寂默,通三乘解,成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名为寂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652~710)梵名 ?iksānanda。又作施乞叉难陀。译作学喜、喜学。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四德,指如来法身所具之常、乐、我、净四德;波罗蜜,为到彼岸之意,乃显事之究竟。如来法身为四德之究竟处,故称四...【般那】 此云遣去,出息也。安般守意经云:安为身,般为息;安为生,般为灭;安为念道,般为解结。所以先数(...梵名 Ghosa,巴利名 Ghosa。又作瞿沙、惧沙、巨沙。为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一。北印度都货逻国(梵 Tukhā...【发诸功德道】 p1162 杂集论九卷十五页云:发诸功德道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由此能成办一切功德故。...(杂语)安养者极乐之异名。化生者极乐之往生有胎生与化生二种,而九品之往生人,尽化生于莲花中。是生于边地疑城(...(术语)梵语优婆罗叉Uparakṣa,译曰律,毗尼Vinaya。译曰律者,义翻也(毗尼之正译曰灭,或调伏)。律犹言法,禁...(喻)恶心狂乱如大恶象之驰骋奔逸,既难捕捉又难调伏。...(动物)文殊所乘。五灯会元九(文喜章)曰: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狮子往来。李长者华严经论四曰:文殊乘狮子者,...一个咒语。明就是咒陀罗尼的别名。...即同体大悲观。菩萨观察众生,与我同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我与众生苦乐相共,故视生如己,广作佛事,不分亲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庭园及家门内外打扫干净。城中一位长者的女儿在晨起扫地时,正...问: 在听您开示的时候有句话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动和启发,希望师父能再给我开示一下这句话吗,顶礼师父。 慧广法...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言音柔软。 二者、语辞流利。 三者、言音润泽。 四者、得...佛陀时代,距只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弟子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
在心量和能量之间,心量是基础。你有这么大的心量,才会努力去积累与之相当的能量。如果心量不大,即使有机会积累能...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定其说是否正确。如世公文,得印可信。...
牟尼
【佛学大辞典】
上篇:牟子 | 下篇:牟尼王 |
(术语)五种杂行之一。非专念称弥陀之名号,称诸佛诸菩萨诸天神之名号也。...
实叉难陀
四德波罗蜜
般那
妙音
发诸功德道
九品安养之化生
律
大恶象
金毛狮子
一明
悲观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永保初心」的意义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心量大能量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