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唐释宗密,自荷泽得悟入之处。谓知之一字,说破吾人之心性而无余蕴。宗密之禅源都序上之二曰:“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寂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是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同上之二曰:“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又思达磨悬丝之记,恐宗旨绝灭,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闇诵陀罗尼也。最胜王经五曰:至心礼敬,然后诵咒。止观二之一曰:诵经诵咒尚喧于静。...【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p0346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若尔;菩萨烦恼种子,未永断尽,非阿罗汉。应皆成就阿赖...指精明真如之本性。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大一九·一五一下):“觉明虚静,(中略)观诸...古时寺院于法会时,煮豆施大众,其豆称结缘豆。即于阴历十二月八日(一说四月八日),若有举行施豆之佛事,则先于夜...指十三种之印度外道。即:(一)劫比罗外道,即数论师。(二)嗢露迦外道,即胜论师。(三)大自在天外道,计自在天为生因...系日本天台宗之圆顿戒。赞叹戒德,故称圆顿;为别于声闻、缘觉之所受者,故称菩萨;相对于小乘戒,故称大戒。乃依法...1、一切事物有形态可见,谓之有相;因缘所成,自性即空,谓之无相。 2、有相指有为法,无相则指超越有、无二相...(譬喻)以矢射石,不能贯之,譬二者之不相容也。止观五之二曰: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而人师偏解...【利益】 p070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言利益者:谓诸善行。...隋朝开皇十二年(592),文帝敕选二十五位高僧,组成名为二十五众之教化机构,欲以佛教作国策之一环。当时僧璨任二...语出法华经,天台宗以之指圆教之一乘教法。依台家之解释,正,系对傍而言;直,系对曲而言。于藏、通、别、圆四教中...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法喻,譬喻这个无上法,是绝对的大,而不是相对的大,是至方至...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云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约此方之时期言之。何...
在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济公传奇》,当时那个穿着破烂的疯颠和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是板着...在舍卫城,人们常常大事举行供养,供养佛陀亲自带领的僧团。有时由一家人举行,有时由三、四家举行,有时由若干人举...
我曾经看过一位患者,她为我上了一课,不但是有关戒律的一课,也是启示习惯影响我们往生的一课。她是一位五、六十岁...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为富翁,反而成为一...「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去除妄想,才能认清周围的境界。 很多人都向往着未来,常想:如果我能改善环境,不...
知之一字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字禅 | 下篇:善解一字 |
人欲作忏悔时,应当具有的七种心情。 一、生大忏悔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已经无数劫,而我还...
诵咒
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精真
结缘豆
十三外道
圆顿菩萨大戒
有相无相
矢石
利益
二十五众
正直舍方便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忆念弥陀慈父
以平等心接受供养

习惯在临终时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