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于因明宗之前句,名为有法,后句名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声(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前之所陈,能有后法,复名有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诸佛所住之处所,亦即极乐净土。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六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术语)观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一身,而起拔苦与乐之心,谓之同体之慈悲。起信论曰: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亦名:八事随身、八事众具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善见云,佛度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证成道理由七种相名不清净】 p144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页云;云何由七种相,名不清净?一者、此余同类可得相,二...【讫里瑟拏】 此云黑色,北方壬癸,辰星属水。...【五语路】 p0257 集异门论十三卷四页云:五语路者:云何为五?一者、或时语,或非时语。二者、或实语,或不实语。...谓一切有为法皆为因缘所成,故其体为假而非实。为三假之一。就心法而言,对外界之法尘之缘,所生起之能缘之心,是为...【三种寂静】 p0178 瑜伽七十卷一页云:复有三种寂静。一、诸恶寻思,不能扰故。二、不为诸相所动乱故。三、任运于...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天台大师智顗(538~597)讲述于隋代开皇十四年(594),弟子灌顶(561~627)笔录。又称天...【外道五种】 p0492 显扬五卷四页云:一切外道,略有五种。一、说我外道。二、说常外道。三、说断外道。四、说现法...【久违灭因】 p0227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久违灭因者:谓牵引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始头绪、想法总是很多,慢慢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直接,也越来...
忏云法师(19152009)在台湾佛教界享有盛誉。法师法名成空,信众尊称他为忏公。法师于1915年10月18日生于东北安东省与...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其他外道的嫉妒。一日,外道为首的六师聚集徒众共相商议:我们...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话就能让行者开悟? 惠空法师答: 这个很简单,我常常讲一个...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 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倾家荡产到处求医,为母亲治疗眼睛;事奉母亲三十年,非常的恭敬小心;连晚上...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今天所...
有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作 | 下篇:有法自相相违因 |
(经名)一卷,失译。与鹦鹉经及分别善恶报应经皆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兜调者,婆罗门名也。...
诸佛家
同体慈悲
比丘八物随身
证成道理由七种相名不清净
讫里瑟拏
五语路
因成假
三种寂静
摩诃止观
外道五种
久违灭因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烧水的智慧

如实知自心

高僧掠影--忏云法师
佛度六师现神通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崔沔的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