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一身,而起拔苦与乐之心,谓之同体之慈悲。起信论曰:“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又曰:“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华译为学法女,或正学女,为出家五众之一。凡沙弥尼,欲受具足戒为比丘尼,应于二年间,先学六法,即不杀、不盗、不...【分别瑜伽论】 为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 弥勒菩萨说,中十未译。参阅‘六经十一论’ 条。...禅林以每月一日(朔)、八日(上弦)、十五日(望)、二十三日(下弦)等为持斋日,称四斋日。此日须讽经持戒以修福...真正无漏的智慧,即佛菩萨的智慧。二乘人虽然也有无漏智,但是他们未断法执,不灭所知障,所以不是真正的无漏智。...亦名:僧得施三种 子题:四种不定、时不定、法不定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一,正明)三种僧得中。二种僧得须作法...(一)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梵语 ?a...(杂名)地狱中吐火迫害罪人之蛇。楞严经八曰:火蛇火狗。...(经名)北斗七星护摩法一卷,北斗七星护摩念诵仪轨一卷,北斗七星延命经一卷,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一卷。...梵语 pratyaksa。即显现于眼前或于目前存在之意。又称现在前。依成唯识论卷九所说,就欲界入见道者而言,色、无色之...(杂名)唐太宗制。述玄奘法师至西域求经译布中夏之事。后有高宗在青宫所作述圣记。末附玄奘所译心经。弘福寺沙门怀...(1637~?)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西蜀(四川)永川人,俗姓张。号梅溪。十六岁,从东山之知如出家受业。二十岁,在阔...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恩,感恩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一句感恩,能令人心生欢喜,赢得他...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
你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苦的,而且在这里头忍受苦。 ...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这两位佛,请问师父可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题,好吗? 僧:好的。 客:什么是佛法? 僧:人之初。(婴儿...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的知见;第二个,它成就的次第。为什么要分成开、示、悟、入这...问: 虽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觉照?如何觉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大安法师答: 这...
同体慈悲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同体 | 下篇:同体之惑 |
【二种互相违法】 p0034 瑜伽九十二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二种法,更互相违。一者、烦恼,二者、涅槃。是故安住杂...
式叉摩那尼
分别瑜伽论
四斋日
真无漏智
檀越施衣三种僧得
止观
火蛇
经轨
现前
圣教序
福度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梵网经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自性中的梅香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初机学佛决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