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犍度为梵语Khaḍṇa,译曰蕴聚等。以名经论之篇章。四分律有二十犍度,说法衣之篇章,称为衣犍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在摩伽陀国,佛在此池边说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印陀罗尼经曰: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清净无烦恼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尽通才是无漏通。...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子题:具兼二法、二法 随机羯磨·集法缘成篇:“有人得满数亦得诃,若善比丘同一界住,不离见闻处,乃至语傍人,如...【大地法】 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位于察哈尔多伦诺尔城西北端,邻近汇宗寺。又称西庙、青寺。据大清一统志卷四○九之二载,此寺系清世宗于雍正五年(...为显示凡夫藉由称念弥陀名号而往生之譬喻。我国净土教大德昙鸾于所著之往生论注卷下,先阐明十七种依报庄严之后,劝...(术语)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别名。以此处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为般若菩萨,中尊之左边为降三世...亦名:受食之所受境、所受食境 资持记释云:“了论,上二句简除,谓自及同类,皆非能授。余下,正示,三类,即人、...(界名)即兜率陀天,此翻知足。涅槃经曰:此天,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天,为教化众生故。...子题:大小两乘通明净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地持中,菩萨法,亦有净施法。涅槃亦尔。”资持记释云:“地持论云...楞严咒注音版...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前面是雕刻成一个立体的佛像,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画制成一个平面的佛像。我们看这个过程。 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光明。而往往相反长得很丑陋,那是什么原因而产生的。 当然,...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 (二)经...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十方诸佛的清净法身是平等的,但是他的法身对我们不能产生太大的作用,因为他是自受用的,是无形...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的心马上沉淀下来,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我们的妄想活...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兴趣,只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执取。但是师父也提到说,...
问: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天,或生到极乐国土,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慧律法师答: ...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明清以来一座皇家寺院,取名叫万寿寺,就是希望福寿康宁,...
衣犍度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衣钵簿 | 下篇:衣领树 |
(本生)释尊过去世为国王之子,称为月光太子。一日游行。遇癞人因治病,请其血髓。即破骨出髓,涂于病人,以血饮之...
宝光明池
无漏通
离欲地
得满数得诃
大地法
善因寺
冰上燃火喻
五大院
不受食戒所受境
睹史多天
净施法大小乘同制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后果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法身当中的摄受愿力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为亡者助念,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