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共法与不共法,共通与特别之二门也。如共般若,不共般若。共业,不共业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株者株杭,谓贪瞋痴之三毒。三毒深入而不拔如株杭也。杂集论七曰:株杭有三:谓贪瞋痴。(中略)坚固难拔犹...(名数)净土门之祖唐善导着,有五部九卷:一、观经疏四卷,二、净土法事赞二卷,三、观念法门一卷,四、往生礼赞一...何等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谓十地中所有菩萨。...(术语)谓十方众生知觉冥通而打成一片之处也。...凡十五卷。隋开皇十七年(597)费长房撰。又作开皇三宝录、开皇录、三宝录、长房录、房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又作出家因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旨在说明毁犯五戒之罪报,即:(一)杀生,若犯此罪...【五胜支】 p0257 集异门论十三卷七页云:五胜支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诸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根生安住...指佛身三种常住。即:(一)本性常,又作自性常、凝然常。指一切诸法之自性身,其身常住,毕竟无漏。(二)不断常,又作...据往生要集卷上本载,阿鼻地狱之十八狱卒各具有六十四只眼。 p1251...(一)指清净之戒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下):“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二)于密教,为金刚界法所采用十七种...【佛地断二愚及彼粗重】 p0657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二页云: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佛说出家功德经...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劝发菩提心文...
一、不沉湎于过去,只活当下 电影《功夫熊猫1》中一句话说得好:Yesterday is a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
修行者问布袋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意?和尚放下布袋,叉手微笑而立。 修行者不解其意,再问该如何修行?和尚提起布...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放焰口是佛教寺庙中经常举行的佛事活动,全称是瑜伽焰口施食仪。焰口是饿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因他口吐火焰,故意译为...一、佛经中说供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我还有希望发起菩提心;你着魔你变成天魔种性,你不...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已经来不及参禅悟道,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参访善知识,你可否告...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
共不共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共十地 | 下篇:共不定 |
(书名)六卷,草堂处元着。释义例而破山外神智之纂要者。...
三株
五部九卷
增上意乐行菩萨补特伽罗
圆元
历代三宝纪
出家缘经
五胜支
三常
六十四眼
净戒
佛地断二愚及彼粗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改变自己的九条建议

既需面对时,就勇敢承担吧

能够这样至心念圣号,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放焰口的由来
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慧律法师:老实念佛制心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