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卍字之别称。慧琳音义二十一曰:“室利靺瑳,Śrī-vatsa,此云吉祥海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即三世转生之意。传灯录曰:有一省郎,梦至碧岩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檀越已三生...(术语)譬第一义空之妙理为天,四天中之义天是也。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术语)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具本来唯一之缘觉无漏种子者。唯修缘觉之因,证缘觉之果,不更进求佛道。谓之定性缘...梵语 sukha-vedanā,巴利语同。受,为领纳对境而觉苦乐之精神作用。乐受,即领受顺情之境,而觉身心适悦之精神作用...亦名:亡人物轻重广分七种、亡僧物轻重广分七种、亡五众物轻重广分七种 子题:氍氀、氍毹、皮物、养生之具 行事钞·...梵语 anāya-vyaya。为佛典中表示诸法自性之用语。谓自本性而言,诸法均无去来往复。盖若自世俗之见解而言,则宇宙...【受领意化】 p0730 佛地经论六卷十五页云:又如众生,受领意业,由是众生,受领苦乐;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受意...济缘记·释杂法篇:“裔叶即目后学。”(业疏记卷二二·四四·一九)...【五事各有何相】 p0276 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相?答:分别所行相。问:名、有何相?答:言说所依相。...梵语 rāga-bandhana。指贪欲烦恼。三缚之一。缚为系缚之意。即贪欲之不善根,能系缚众生令不自在,不得出离生死。...(术语)以大乘至极之义,说万法之性相也。万法指染净之诸法,真如指离染净之一味实体,真如之体如水,万法之相如波...(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众生来说,你教他念佛,好比给他救...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或者讲妄想...问: 请问法师!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见地、修证、行愿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吗?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大安法师...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
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人是这种概念。他就通过布施持戒去修福,他就想要对这种有漏的...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会,色欲,对啊。普罗大众,都有认识。佛经里面也讲的很清楚,...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有的人看着别人信佛挺好,到寺院里,看着这些义工都快快乐...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通、别、圆四种教。 藏是三藏教。藏教和通教呢,都有三乘,声...
吉祥海云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吉祥果 | 下篇:吉祥瓶 |
梵语 bhiksunī,巴利语 bhikkhunī。又作苾刍尼、煏刍尼、备刍尼、比呼尼。或单作尼。即比丘(梵 bhiksu)一词之女...
三生
第一义天
定性缘觉
乐受
亡物轻重广分七种
不来不去
受领意化
裔叶
五事各有何相
贪缚
万法是真如真如是万法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销我亿劫颠倒想
修净土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极乐世界不能用业力去召感

在欲望面前,人的智商会降低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