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佛将成道时,奉吉祥草之童子。佛所行赞曰:“释帝桓因,化为凡人。执净软草,菩萨问言:汝名何等?答名吉祥。菩萨闻之,心大欢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菩萨又言:汝手中草,此可得不?于是吉祥,即便授草,以与菩萨,因发愿言:菩萨道成,愿先度我。菩萨受已,敷以为座。而于草上,结跏趺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唐江西道一禅师,姓马氏,时称马祖。南岳让之法嗣也。...【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p0065 瑜伽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一、闻所...(流派)宋白云庵清觉,于禅门立一宗,取所居名为白云宗,其徒众谓为白云菜。释门正统四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寺...(术语)诸法无生之理也,观此无生之理者,为一贯佛道始终之入道初门。止观五之三曰: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至果。...密教特有之美术。密教向以本尊之修法为重点,在造像与绘画方面依据仪轨而有特殊之规定,故应修法之需要,于佛像、法...【爱有六遍行义】 p1204 杂集论六卷十三页云:由爱具有六遍行义,是故最胜。何等为六?一、事遍行。谓于一切已得未...【无】 p1039 瑜伽九十七卷十一页云:从其前际,于现法中,有死灭苦;说名为无。...(术语)圆教以万法圆融之故,门门各立之义不可有。然于一法之上非无四门入理之异:一有门,观见思之假即是法界,具...凡四十八卷。宋代赜藏主(僧挺守赜)集,灵谷寺净戒重校。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内搜罗南岳怀让以下,马祖、百丈...谓于心中想像有形之事物而观之。属于事理二观中之事观,如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十六观皆为想观。 p5452...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欲望.现在经常听到的就是如何发财,买什...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是一个方便之喻、一个化城,甚至是一种精神现象;有的甚至说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缘经》中,释迦牟尼佛曾明确地指出,这个世界的因果原则,是...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
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知前因后果,则可不...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
吉祥童子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吉由罗 | 下篇:吉祥草 |
(菩萨)在金刚界理趣会金刚萨埵之后。青色,两手持摩羯幢。又名爱金刚。...
道一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白云宗
无生门
密教美术
爱有六遍行义
无
圆教四门
古尊宿语录
想观
无生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修行不是苦的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子女夭折该如何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