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对于一切种智,有总别二义。若依总义,则总名佛智,与一切种智同。若依别义,则一切种智为视差别界事相之智。一切智为视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总义,则法华经譬喻品曰:“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同化城喻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仁王经下曰:“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中论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华严经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论云:如函大盖亦大,还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是故如来名一切智。”次示别义,则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华经义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云知种种相,故名一切种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谓空智也。”智度论二十七曰:“论一切种智之差别,有人言无差别,或时言一切智,或时言一切种智。有人言:总相是一切,别相是一切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一切种智;一切智总破一切法中无明闇,一切种智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大乘义章十曰:“举六种之差别,又以名声闻缘觉之智。”智度论二十七曰:“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色自相三种】 p0570 瑜伽六十五卷七页云:诸色自相,复有三种。一、清净色,二、清净所取色,三、意所取色,...【阿那波那念有五种修习】 p0782 瑜伽二十七卷五页云:又此阿那波那念,应知略有五种修习。何等为五?一、算数...(人名)唐青龙寺慧果阿阇梨,真言宗之第七祖,大广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入室也。永贞元年十二月寂,寿六十。见付法传。...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兴显如幻经、兴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译自华严经之如来出现品。异译本有西晋帛法...(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唐宝思惟译,与义净译之一字咒王经同本,是一字文殊法之...【不动无为】 p0328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苦乐受灭,故名不动。 二解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不动者:谓离遍净欲,得第...【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p1094 瑜伽二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无分别影像?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简...谓法身佛之德所具备之七种圆满。又称七种圆德。即属自心圆满、具常住圆满、具清净圆满、无功用圆满、能施有情大法乐...戒本疏·解今题目:“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行宗记释云:“五百部,智论但有...谓欲知人之善恶,若不亲近之,则难以鉴晓。四亲近行即:(一)共住,若欲以友辅仁,则但闻某人之善,未可轻信,而须与...(497~554)南朝梁代僧。上虞(浙江)人,姓氏不详。住会稽(浙江绍兴)嘉祥寺。学通内外,博究经律。春夏二季以弘...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就能离苦得乐,并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但...
有人预测我们可能会进入一个萧条时期,这个时期如果慢的话可能会持续好几年,所以我们最好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当然...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胜,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一切都授记成佛。当时有很多他方世界...
四恩是哪四种恩呢?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原来传统社会每家都有一个牌子,写天地君亲师。 天地,...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诵经时,一个强盗破门而入,手持尖刀威胁七里说:快拿钱出来,否则就要你的命! 七里望着眼前...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东林寺的经历于我而言,既是治病亦是学习,一方面是医学上的...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是完全...
一切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切法 | 下篇:一切智者 |
(术语)于菩萨四加行中暖位所得之禅定也。明为无漏之慧,为初得无漏慧前相之禅定,故名明得定。唯识论九曰:依明得...
色自相三种
阿那波那念有五种修习
慧果
如来兴显经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不动无为
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七种圆满
五百部
四亲近行
慧皎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悲华经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在经济危机下你可以过得很简单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在家出家都要报答四恩
强盗弟子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