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四相之一。使未起之有为法生于现在之法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有一类。应供养者而不供养。应恭敬者而不恭敬。应尊重者而不尊重。应赞叹者而不赞叹。应问讯者而不问讯。应礼拜者...(故事)沙弥名救蚁。杂宝藏经四曰:昔有一罗汉,畜一沙弥,知此沙弥却后七日必当命终,与暇使归家,至七日头命还来...【七种妇】 p0051 法蕴足论一卷十一页云:他女妇者:谓七种妇。何等为七?一、授水妇,二、财货妇,三、军掠妇...【果俱有】 种子六义的第二义。以种子为因,生起现行,刹那即灭,但并不是灭后始成果,而是刹那生灭之际,‘正转变...解释回向之意义所用之词。与解释发愿之“直尔趣求”相对。发愿与回向,前者乃尚无善根,唯求往生成佛,故称直尔趣求...(杂语)谓度修法供养物等支具之意。陀罗尼集经十二有庄严道场及供养具支料度法一品。...(术语)谓比丘之受戒年数不久者。比丘之年云腊,由受戒之年度起算。...【法相】 指诸法所具本质的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的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异类,不相同之种类。异类无碍,指不同之种类互摄而无碍,如水与火、水与地相摄而无碍。为“同类无碍”之对称。 p5...(杂语)己未得圣法,而谓已得,因起慢心,谓之增上慢。法华经方便品曰: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为证。大乘义章五末曰...【常居树下】 p1012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常居树下?谓常期愿、住于树下,依止树根。如是名为常居树下。...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原译本的文句、义理互有详略,句子翻译的通畅程度有浅有深。这...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寺里的僧人散尽,只有一做饭的人随侍印祖。除夕夜,印祖给了...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人不发道心,死又没有我年轻人的份,死都是死老鬼,却不知「黄...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
生相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生盲 | 下篇:生津 |
(图像)以焰魔天为中心而建立之曼荼罗也。中央焰魔天,踞水牛,左持人头幢。左右为焰魔后二人,右着衣,左裸。外界...
傲
救蚁
七种妇
果俱有
挟善趣求
支度
浅腊
法相
异类无碍
未得谓得
常居树下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误会是这样产生的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浅谈净业三福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印祖巧度盗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