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出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卽此差别】 p0886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卽此差别者:谓五种行所摄受身,种种差别。...又作有无二见。指凡夫因妄想分别所生起之绝对皆有之有执,或绝对皆无之空执。二执皆系谬误见解,有执,如执著有实我...【趣向前行】 p132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趣向前行?谓受僧祗,或复别人,诸衣服等所有利养,或请僧祇,及与别...【胜义胜义谛】 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废诠归旨谛,此即是一真法界,妙体离言,超绝法相,故为胜义。此为圣者之内智...【粗恶语有三种】 p1474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六卷十七页云:云何麁恶语从贪生?如以名利、于他有情,骂詈毁辱。若为己...【神通行】 p0934 显扬三卷五页云:三、神通行、谓六神通总摄说为神通行。皆为引摄所化有情界、令生恭敬,入圣...佛陀所证悟的根本道理之一为因缘法,即认为一切有为法皆有生灭变化(宇宙自然界)或生死苦乐(人生命运)之现象,其...菩提心、法门、无二、法界、法性、自在、法身。...(1841~1928)清末民初僧。湖南湘阴人,俗姓周。名普彻。年少即有出家之志,但念母恩未报,不忍远离。至光绪二年(...(一)菩萨断无明之惑,证得诸法本来寂然时,所得之十种安住心。即:(一)音声忍,又作随顺音声忍、随声忍。闻说一切真...【阿赖耶识与诸受俱转转相】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七页云:复次阿赖耶识,或于一时,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维摩诘所说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请放掌。 法师,诸位居士、诸位义工,大家阿弥...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是梦中的一个角色。既然知道人生的经历...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言,一点也不想再去回顾之前所受的苦难,但因为深感佛法的不可...在这次震灾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婪、无知,...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本来是对的!要往生,本来就是要万缘放下,一心...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个妇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供...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面请教益,侍者通报时说,某位学...
出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出见 | 下篇:出要 |
恭御陀,梵名 Kovgoda。东印度之古王国。位于乌荼国之南。依大唐西域记卷十所载,该国濒临海隅,土地湿热,气候温暑...
卽此差别
空有二执
趣向前行
胜义胜义谛
粗恶语有三种
神通行
四种十二因缘
阿字七义
明印
十忍
阿赖耶识与诸受俱转转相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活菩萨》

临终开示的技巧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