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说出世部之旧译名也。宗轮论述记曰:“真谛法师云出世说者,随顺梵言,于此便倒。”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修法)顶上灌五瓶誓水之圣式也,或为结缘,或为传密法,而行之。是洗除罪恶注入功德之意也。...全一卷。刘宋法海译。又作寂调音所问经、寂调音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系文殊师利对寂调音天子宣说大乘戒之...【随非福识】 p1367 法蕴足论十卷八页云:云何造非福行已有随非福识?谓有一类,由贪、瞋、痴、缠、缚心故;造身语...(术语)三学之一。禅定之习学也。定心治乱以发真智者。三藏法数九曰: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证神,见性悟道,故名定...为“无始自然薰”之对称。又称始有薰。谓依修行外缘之力,显现本有之因果,以薰习而起净法。据释摩诃衍论卷五载,因...(物名)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即北魏之建国皇帝拓跋圭。鲜卑人。在位期间为登国元年至天赐五年(386~408),迁都于大同。尊崇佛教,以国家之力量...(书名)三十卷,宋释赞宁撰。唐释道宣作高僧传,所载至贞观而止。宋太平兴国七年敕赞宁续之。故所载自唐高宗时为始...凡十卷。日本真言宗真寂亲王撰。全称大悲胎藏普通大曼荼罗中诸尊种子标帜形相圣位诸说不同记。又称胎藏诸说不同记。...【清净静虑等定】 p0962 瑜伽十二巻三页云:云何清净静虑等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彼从他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境的不同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要把这个佛号念出味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由于我们...
古代在离王舍城西北部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冷漠国,这个国家有一位不懂民情、不爱国民的国王名叫「冷漠王」,此人个性...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规律,当我们再度面对紧张的工作学习时,精神涣散,疲惫焦虑随...
出世说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出世本怀 | 下篇:出世间道 |
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梵 Ulūka)所立,至后代慧月(梵 Maticandra)...
十八经
大灌顶
如来所说清净调伏经
随非福识
定学
始有建立薰
金刚橛
北魏道武帝
宋高僧传
诸说不同记
清净静虑等定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有善心就有春天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化贪婪为恬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