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Itivṛtaha,又曰Ityuktaka(译为如是语,如是说),谓佛说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也。显扬论曰:“本事有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又】(经名)七卷,唐玄奘译。有三品:一法品第一,说一法之法数,乃至三法品第三说三法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行已立】 p103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梵行已立者:谓于圣道,究竟修故;无复退失。所作已办者:谓一切结,永...“满果”之对称。众生之果报有总别之分,凡果报之主要成分,称为引果;果报之局部,则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唐善导大师说往生净土之行业,除五正行之外亦可修其他之诸善万行,以回向净土。杂行无量,姑举与正行相对之五杂行为...(图像)行事钞下二曰: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故目连躬将匠工上天取图,如是三反,方乃近真。(中略)中国之僧,欲将...(菩萨)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毗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道义】 p1237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一页云: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人名)罗汉名。译曰随顺义。出于玄应音义二十六。...(名数)谓真言宗之相承也。第一大日如来,第二金刚菩萨,第三龙猛菩萨,第四龙智菩萨,第五金刚智,第六不空,第七...七转又作七声、七例或苏漫多声(subanta), 乃梵语文法上表示名词等语尾之变化者。九例又作二九韵、丁彦哆声(tiv...(术语)法界诸法,一具一切,普遍圆融,谓之普法。见此普法名普眼,是华严经所说之法门也。五教章上曰:依此普法,...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现代房屋的铁窗与围墙愈筑愈高、愈做愈牢;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跟着愈筑愈高。所谓的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悬殊者,以宿世今生之所修所习,有善恶顺逆之所致也。《华严经...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一位是中兴净宗的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一位是传天台教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女的相亲、相爱,进而结为夫妻,成立家庭,负起了生儿育女、抚...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黄檗禅师说的,前后四句,有二种意义...这天,给孤独园内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佛陀刚好经过,就问:「你们在议论什么?」 一位比丘回答:「今天出去...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认为他机缘还未成熟,不宜剃度,但还是同意他在寺里先住下来...
本事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本命道场 | 下篇:本明 |
摩醯,梵名 Mahī,巴利名同。又作摩企河、莫醯河。位于印度恒河之北,系恒河五支流之一。即今贯流西印度孟买地区,...
梵行已立
引果
五杂行
龙光瑞像
多罗菩萨
道义
治禅病秘要法
阿奴律陀
八祖相承
七转九例
普法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大丈夫的气概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佛教的婚姻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