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凡夫以世谛之事相为常住而着之,以二乘为无常而厌之,皆非正见。诸法实相,万法真如,故世谛生灭之当体,具不生不灭之理,是为法华涅槃所说,为天台一家之旨者,经所谓:“世间相常住”,“常在灵鹫山”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身者积聚之义,二名积集,谓之名身。三名已去,谓之多名身。...(杂语)禅僧行脚参学遍天下之知识也。...全一卷。宋代僧雪堂道行编。详称雪堂行和尚拾遗录。又作禅门拾遗录、雪堂行拾遗录、雪堂道行禅师拾遗录。收于卍续藏...建于1600多年前的北京潭拓寺是中国最老的佛寺之一。初名嘉福寺,后多次更名,如龙泉寺、大万寿寺,公元1692 年改称峋...指加持纸札,即唱真言(咒语)而行加持时所用之神圣纸札。札上有种种真言或符。 p1574...(行事)法华经二十八品与开经之无量义经一卷及结经之普贤观经一卷,合为三十以三十日讲之。...【五种唯识】 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以五种六门赅摄一切经论中的唯识,此五种唯识是:一、...凡二卷。宋代僧晓莹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二册。师为大慧宗杲之法嗣,壮年历游丛林,晚年归憩江西临川之罗湖,结湖隐...专门修持戒律的宗派,以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悉昙字 (s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沙、刷、刹、杀、屣、察。一切法性钝之义,为制伏六处,得...【大乘二种种姓】 p0244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何谓大乘二种种姓?一、本性住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是...问: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课都起不来,一天到晚看到床就困, 这怎么办? 仁清法师答: 日嗑睡,睡觉多,昏沉大,然后...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含了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力?至心念佛时,是否还要再想着我要求生...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 这是第十一段:示常源勿自怠废。就是你的修行不要...简单来说:佛教就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是彻底觉悟,而不是迷迷糊糊。 我每次演讲时,都再三地强调,学佛第一个重点...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去搞什么...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与贫者,都是属于财布施,我们财布施会得到富贵的福报,怎么会...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
世谛不生灭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世谛 | 下篇:世罗 |
【六轻蔑】 p0296 瑜伽十四卷十八页云:又于宝学,有六轻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舍佛圣教,乃至微信,...
名身
遍参
雪堂拾遗录
潭拓寺
加持札
三十讲
五种唯识
罗湖野录
律宗
洒
大乘二种种姓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虚云老和尚回忆印光大师
如何克服瞌睡的习气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慧律法师:佛教是彻底觉悟的人生观

人生的总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