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可中犹纵使也。沩山警策曰:“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守遂注曰:“若顿悟正因两字,则百川会海。”【又】犹俗云恰好也。王仲初词曰:“可中三日得相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 p0652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页云:依第三见,建立第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即密教大空不生之法身大觉位。法身具有无碍、包含、常恒等三德,如同世间之虚空具有无碍、包含、常恒等三德,故称为...(饮食)谷名。译曰错麦。小麦饭。名义集七曰:十诵指迦师为错麦,事钞错麦与迦师一物也。...(杂语)姓也。取天竺之竺,其人为天竺之产,故称为竺,如竺昙摩腾,竺昙无兰是也。又以天竺之人为师,亦称为竺,如...一心观想梵释诸天的清净身体,叫做净眼三昧。...(杂名)指人之心,即肝脏。...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比丘宣说四谛之法。本经为中阿...(地名)译鸡贵。高丽国之异名。慧琳音义八十一曰:矩矩吒(鸡也),翳说罗(贵也),唐言鸡贵,即高丽国也。共事鸡...(术语)佛之所证,他人无有类似之证也。同于无上觉。...为华严宗所判释“五教”之第三。此教含摄楞伽、胜鬘等经及大乘起信、宝性等论所说之义理。全称大乘终教。此教之教义...(术语)五蕴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种种情想聚之,故名曰想蕴。俱舍论二曰: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龙藏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你一生修行之大事吗?也就是说你解决不了轮回的问题。今生解决...
(一)妙清净:至心持咒,身口意三业就能清净,诚意诵持,易得成就清净明体。 (二)妙去病:至心持咒,轻重及难治...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为未法众生之解脱宝筏。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纲宗。若...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在民间,...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暂时释放压力,暂时找到成功的感觉,在虚幻的...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
可中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可大师 | 下篇:可得相以过类 |
阿弥陀佛三十七德号之一。昙鸾之赞阿弥陀偈有“稽首本愿功德聚”一语,即以之表示阿弥陀佛之异名。而一般亦以“功德...
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
大空位
迦师
竺
净眼三昧
摩奴沙心
四谛经
矩矩吒翳说罗
毕竟觉
终教
想蕴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修学楞严咒有十妙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不要透支明天的烦恼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