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anā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信者,信受。一切佛法,起原于信。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信为入佛法之...衣,佛衣、袈裟。表传法之证据,故称为信衣。从容录第十三则(大四八·二三五下):“信衣半夜付卢能,搅搅黄梅七百...(譬喻)贫穷之苦难深广,譬之为海。智度论二十二曰:施为坚牢船,能度贫穷海。...乃对念佛而论自力定、散诸行之谓。杂善,指念佛以外之自力善根,如持戒、造像、造塔等善行。随缘杂善即指顺应机缘,...指出现于过去世之七佛,即:(一)毗婆尸佛(梵 Vipa?yin),(二)尸弃佛(梵 ?ikhin),(三)毗舍浮佛(梵 Vi?vabhū)...(一)位于河北房山县西南云居山(石经山)东峰。又称石峪寺。隋代大业年中,幽州沙门智苑发愿以房山之石造一切经藏,...(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数息观等之法。...【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法施设建立?谓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名数)毗伽罗论等之十八也。...【喻有二种】 p1189 因明入正理论云:喻有二种。一者、同法。二者、异法。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谓...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
在唐朝时,有个居士李源,他父亲因为安史之乱,被杀了。他就不为官,把房子贡献出来当寺院,和当时的圆泽禅师关系很...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我们是怎样生起妄心呢?因为...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然而谁能想象,依米花...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生病之人,若做了五件事,将导致长期卧病在床,无...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课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
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
【法相辞典】
【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 p0652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页云:依第三见,建立第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有想论。谓彼外道,执色无色为我;如谛语外道等,总于五蕴,起一我想。由彼各别分别诸蕴,不得实我;犹如各别分别甘醋咸辛苦淡,无总实有一味可得。彼于诸蕴起一想已;总执为我。彼所执我,以色无色为性,故名亦有色亦无色。取诸法相,说名为想。此亦有色亦无色我,或以想为性,或有想用,说名有想。或有彼想,说名有想。以执自身诸蕴为我,执他诸蕴为我所故。有余外道。于有色我,见过失已;依无色我而住。于无色我,见过失已;复依有色我而住。彼诸外道,我见未断,虽执有我;而不决定说所执我,惟是有色,或惟是无色。然作是念:此亦有色亦无色我,死后有想。此在欲界全。随其所应,乃至广说。
上篇: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有想论 | 下篇: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有想论 |
(名数)智度论七十八曰:众生有二种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
无漏法
信分
信衣
贫穷海
随缘杂善
过去七佛
云居寺
法观经
法施设建立
十八经
喻有二种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推荐】圆泽禅师的轮回故事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培养说话的技巧

可怕的是死亡之后事情还没解决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