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Manoratha,论师名。译曰如意。世亲菩萨之师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又作朴杨。是非未详。名知周,着唯识演秘,纪传未详。...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佛最初以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法,教化众生,到最后皆教令成佛,会三乘于一佛乘,是名会三归一。...亦名:小房法 子题:小房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作小房法者,多事经营,恼乱二趣。大不依量,妨道招讥。制乞处分,...苦谛下四行者: 一、无常行 谓观五受阴因缘生,新新生灭,故无常也。 二、苦行 谓观五受阴若无常,即是苦...秣罗矩吒,梵名 Malakūta。又称枳秣罗国。为南印度古国名。位于印度半岛之南端,是古潘底亚王朝(梵 Pāndya)所据...为十二真如之一。即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之体相。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二八下):“平等是诸法体相。”瑜伽师...(经名)别名,大方等大云经,六卷,北凉昙无谶译。有大云密藏菩萨使诸问云兴,赞许而说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有...【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1239 瑜伽二十六卷十一页云:云何由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行四向、及住四果。行四向...(术语)梵音Rājān,又作曷啰阇。译曰王。见光明玄义。...亦名:分房舍卧具法制缘 资持记释云:“分房法中,三时分易,西土常仪。将恐保着生常,不思厌世。薄情遣滞,莫先此...(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原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 什么是四摄呢?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受一切有...
你修行,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就像佛陀说的,外道为什么修行不能得力呢?因为他根本找错方向,他修无益的苦行,他用...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剃头师恭敬地顶礼沙门,并发愿:愿我来世心地光明、清净皎洁,...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受人天报,...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烦恼,有人做生意失败,有人与婆婆不和,有人孩子不听话等等,...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三段。 辛一、随自在者智转 得自在菩萨,由胜解...
末笯曷刺他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正法眼藏 | 下篇:正受 |
(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法衣篇解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
濮阳
八十种好
会三归一
作小房法
苦谛下四行
秣罗矩吒国
平等性
大方等无想经
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遮阅那
安居分房舍卧具法制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百喻经

学佛证道之人必须具备这三点
老病死苦常随逐

恶口一言,角长头上;伤人一语,尾生臀际

让业力沉淀,带业往生

恭敬的剃头师

极乐世界的天人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