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开示教法使之觉悟也。法华经序品曰:“唯以佛智见,开悟众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选择。指依智慧力作正确之判断,以舍伪取真。“简”与“择”,均为选择、分别之意。以智慧来简择一切诸法之力,即...又作广惠声闻。指远离烦恼障与解脱障,获得定、慧自在之阿罗汉,如舍利弗、目犍连等。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大三○·...谓菩萨生于兜率天,而有三事殊胜,即:(一)命胜,谓菩萨已离三界生死,虽不修命业,然于兜率天托生之天数为寿命四千...指十界。十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指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系属有为之果报;圣...【僧诃补罗国】 p1294 西域记三卷十二页云:僧诃补罗国,周三千五六百里。西临信度河。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依山...(名数)谓惑业苦之三者。见显扬圣教论一。...亦名:六群比丘 行宗记释云:“六人朋游,由多作过,畏僧举罚,故常相追逐。……多论下,别释。二人共一俗艺,共一...(杂语)天竺精舍,其西置厕院,或置于其南。摩诃僧祇律曰:厕屋不得在东在北,应在南在西,小行亦如是。祇园图经曰...(名数)一身业,作于身者。二口业。说于口者。三意业,思于意者。此三业大乘唯识分别假实之二,身语二业有假实之二...(物名)纳缀细片所作之帽子也,纳为纳衣之纳。续高僧传(景鸾传)曰:衣以袈裟,覆以纳帽。...梵名 Kalmāsadamya,巴利名 Kammāsadhamma, Kammassadhamma, Kammāsadamma。即指释尊曾经教化之拘楼国(梵 Kuru...(龙藏本)...●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这不迷不取不动也不是佛教专有的。我们看看孔夫子的一生,你也...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佛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些,就是要我们不能只是看到眼前那么一点...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 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为教为众。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
敬爱的亲人们!人生在世,相聚总是匆匆,繁忙之中偶尔有机会相聚时,我们却没有就人生真正的大事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探...
要培养自己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来牵引自己的生命,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很简单,也不费事的。南...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表现得你很善良、很有贤德、很精进修行的样子,但是内心却是虚...无锡袁氏小学校长袁宝鋆,字丽庭,他母亲信佛,创办锡山第九莲社近二十年,但是他自己却是个顿顿少不了肉的家伙。因...
示悟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转 | 下篇:示教 |
【怀忿不舍戒】 p1447 瑜伽四十一卷十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
简择
广慧声闻
菩萨三事胜
六凡四圣
僧诃补罗国
三杂染
六群比丘
厕之位置
三业
纳帽
调牛聚落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本焕长老的禅思语录

人是不死的,死只是生命轮转的一种状态

有时平平淡淡也是一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