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示以善恶教其去恶就善也。华严经一曰:“示教众生遍一切。”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天名)帝释天之异名。杂阿含经四十曰:比丘白佛言:何因何缘释提桓因复名千眼?佛告比丘:彼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聪明...又名入寂,即归于寂灭,入于寂灭。寂灭即是涅槃。...(杂名)黄金色之人,指佛而言。又以金属造之佛像也。僧史略上曰:案释老志曰:释氏之学,闻于前汉。武帝元狩年中,...为置于寺院之外椽,或桥之栏杆等柱头上的装饰。因其模拟如意宝珠之形状,故称拟宝珠。其起源不详,盖系由原置于佛塔...【无所有处近分及根本】 p1094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超过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无所有处者:是谓无所有...何等别离相?谓于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摄执为己有。...【毗罗删拿国】 p0863 西域记四卷十七页云:毗罗那拿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气序土宜、同垩醯掣...【圆成实】 p1240 成唯识论八卷十八页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业杂染】 p1218 瑜伽八卷八页云:当知业杂染、由自性故,分别故,因故,位故,门故,上品故,颠倒故,差别故,过...(术语)悟一实之境界也。占察经下曰: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梵名 Brahmā。音译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意译清净、离欲。印度思想将万有之根源“梵”,予以神格化,为婆罗门...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往生论...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净瓶与杨枝代表了观世音菩萨普救世间的伟大悲行。 世间如火宅...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可见异思迁。 有些人意志不坚定,由佛道转向外道。不知道,外...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须抱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方可出此五浊,登彼九莲。倘妄...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损人利己等恶念,不许起。起,则立刻生惭愧忏悔之心...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分别宿作为因,或有分别自在变化为因,或有分别实我为因,或有...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编者志 经...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谓的无主宰,所以叫不召而自来。我们中国道家的《太上感应篇》...
示教
【佛学大辞典】
上篇:示悟 | 下篇:示教利喜 |
(术语)谓每半月末日及六斋日可受持八戒斋之日也。杂阿含经四十一曰: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