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法性身,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变化身四佛之心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梵语 aniyataikatara-gotra。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法相宗所立五种性之一。指由本有无漏种子之差别,而于声闻、...即禅林中司掌灯烛之职称。禅苑清规卷四街坊水头炭头华严头条(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下):“菜街坊、酱街坊、水头、炭...【八忍八智】 此指于‘见道’审观四谛,而生无漏之忍、智,各有八种。亦即见道之十六心。此又作八忍八观。所谓八忍...有作者的意思,与有为同义,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自相作意】 p0598 俱舍论七卷十四页云:一、自相作意。谓如观色,变碍为相;乃至观识,了别为相。如是等观,...【仙人论处】 p0534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卷六页云: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术语)三宝之供物,各异所属,属于佛之供物,谓之佛物。...【死相】 指人死时的相状。由查验人之死相,可知其往生善处或恶处,称为知死相。此说散见于大小乘经论中。《成唯识...(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钩菩萨。黑色,左为拳,右取三股之钩,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钩召,摄一切众生之...【三种无倒记别】 p0204 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于一切触缘受有中,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宣说无因恶因论者,如前请问...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净土十疑论...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些遗憾的事情。 记得十几年前在五台山居住时,曾在加提月与北...
比如你的命运要生绝症,生命要终结,那你忽然在这个时候,你发出了殷重的忏悔之心,原来得病可能就是杀生吃肉太多了...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出家时形同沙弥,现在来南华禅寺求忏悔,受完了沙弥戒,一步一...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地藏经》多数都讲事,没有讲理,没有讲性空,不是空,在事上讲。因此地藏菩萨在教化一切众生,在《地藏经》地狱的...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7.9公斤)、200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被确认为全球最重的...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用她的话讲不能看着他们往...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乐融融。他们有一小块土地,父子俩很用心地耕作。父子把辛苦所...
四种佛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种行人 | 下篇:四种阿难 |
梵语 sabhā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
七佛通戒偈
不定种性
灯头
八忍八智
有作
自相作意
仙人论处
佛物
死相
钩菩萨
三种无倒记别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业障很重,但不妨碍往生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宁可坐着聊天,为何不去念圣号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