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此乃忏悔者,为灭罪方便,而修之四种观行也。一观因缘,其罪为无明所覆,无正观之力,不知罪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不知自烧等,观为罪之因缘也。二观果报,所有诸恶不善业之业,三世轮转之苦果,了无穷极,沦溺于生死大海,冥然无涯,如抱石沉渊,遂难出脱,观为罪之果也。三观自身,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闇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四观如来身,观如来之身,众德具足,湛然常住,复以方便入于灭度,然慈悲拔救众生之心,无时或舍也。见慈悲水签。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想浮于心也。观无量寿经曰: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安像三昧仪轨经曰: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梵语 upāya,巴利语同。音译作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瞿毗霜那,梵名 Govisana。为中印度古王国。位于秣底补罗国东南。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载,此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天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其名为波旬,常率眷属阻碍修持佛道者。据楞严经卷六载,若不断淫,必落于...凡九卷。日僧住信著于正嘉元年(1257)。全书分为印度、中国、日本等三部分,类聚有关佛教之种种因缘事迹而成,共收...子题:五语、六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 五语 者:色、受、想、行、识,无我也。 六语 者:眼、耳、鼻、舌...【喜贪差别】 p116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憙贪差别、我今当说。缘依止受所生欣乐、说名为喜。缘生受境所起染着,说...指获得涅槃。涅槃为出离尘世、证得菩提之极果,故称为出世果。金刚三昧经序品第一(大九·三六六中):“令彼众生获...指菩萨受生之五种方法。即:(一)息苦生,又称除灾生。如于饥馑之世受大鱼等身,以肉救济一切众生;于疾病之世,为大...(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即六尘中之相续相也。彼就无明而差别,此就识体而论者。...(书名)具名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宋蕴闻集。...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
现代有许多人不读经典,把《周易》当作所谓算命的书,实在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不知道《周易》是古代先民对大自然运行...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书耕作,从来不传不闻流言飞语,不招惹是非,但不知为什么,总...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先要具备的,就是皈依三宝。 第一、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不但是我...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诸位知道吗?当你的生命堕落到三恶道的时候,如果你有善根,...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逾阇国友称王的妃子...问: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不遗一物,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地狱众生,都能够得到拯救和...
四种观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种变易 | 下篇:四种行人 |
智幢,梵名 Jāna-ketu,音译枳娘襄计都。又称常恒菩萨、常利益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
观想
方便
瞿毗霜那国
魔王
私聚百因缘集
五六语
喜贪差别
出世果
五生
相续识
大慧语录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谦虚不但可以避祸,也是求福的基础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为何一直站着
做一片无法被击沉的净叶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胜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的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