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云四无碍智,四无碍辩。是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故约于意业而谓为解,谓为智,约于口业而谓为辩。一法无碍,名句文能诠之教法名为法,于教法无滞,名为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之义理而无滞,名为义无碍。三辞无碍,又云词无碍。于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为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云辩说无碍。以前三种之智为众生乐说自在,名为乐说无碍。又契于正理起无滞之言说,名为辩无碍。无滞之言说即辩也。智度论二十五曰:“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涅槃经十七曰:“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仁王经下曰:“得无碍解,法义词辩,演说正法。”俱舍论二十七曰:“无碍解总说有四: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法华玄赞二曰:“四辩者,即四无碍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烦恼之异名。全称正使。因烦恼驱使吾人流转于迷之世界(生死),故称烦恼为使。与随眠同义。于十随眠中,属见性者为...(修法)此于修大法时多加修之者。见密门杂钞。...(835~908)唐末五代僧。福州闽县人,俗姓谢。幼憨黠,好垂钓,常泛舟自娱。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届三十始脱...【如来解脱及离盖住与阿罗汉解脱及离盖住】 p0585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页云:复次容有是处,或有一人、作如是念:...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正智】 p0500 瑜伽七十二卷五页云:何等为正智?谓略有二种。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何等名为唯...(34~156)东汉五斗米道(天师道)之创建者。又称张道陵。沛国丰(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通达五经,任巴郡江州...(一)梵语 ?ramana(沙门那、沙门)之古译。为僧侣自谦之词。又作贫道、乏道。与“拙僧”同义。僧侣以断邪道,勤修八...【勒那翅奢】 翻调和平。...(杂语)梵语伴谈,又曰和南Vandana,或作那谟悉羯罗Namas-kāra,译为礼拜。恭敬之意,现于身相也。陀罗尼集经一曰...上来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教之大要。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修什么法门。在我印象中,有几位居士从开始见面的那几年一直到...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的问题都要处理,无一遗漏。你累生累世乃至无量劫所做的事,都...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
虚空藏菩萨又译虚空孕、虚空库、虚空光菩萨,密号库藏金刚,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功德浩荡遍满虚空,...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要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剃头师恭敬地顶礼沙门,并发愿:愿我来世心地光明、清净皎洁,...
四无碍解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无常偈 | 下篇:四无所畏经 |
(人名)Kolita,斛饭王之长子。出家为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上曰:摩南拘利。五分律曰:摩诃男。本行集经十一曰:摩...
使
十二天供
师备
如来解脱及离盖住与阿罗汉解脱及离盖住
四恩
正智
张陵
贫僧
勒那翅奢
礼拜
三无漏学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知恩感恩与报恩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发愿与发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