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与四暴流同,一欲轭,二有轭,三见轭,四无明轭也。和合有情而使受种种之苦,故云轭。俱舍论二十曰:“应知四轭与四暴流同。”又曰:“和合有情,故名为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施波罗蜜多】 p0860 如瑜伽三十九卷广说。 二解 显扬三卷三页云:一、施波罗蜜多。谓依菩提心,悲为导首...凡十一卷。大方等大集经为大集部诸经之集成,全经六十卷,共分十七分,月藏分乃其中之第十五分,即卷四十六至卷五十...(经名)佛说懈怠耕者经,一卷,宋惠简译。佛对耕者说懈怠之过。彼闻而悔过,得不退转。...【不死寻】 p0318 法蕴足论八卷十六页云:云何不死寻?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我于佛教所说胜定,且未修习。先应诵持...即阿弥陀佛之真言。又作阿弥陀大心咒、十甘露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乃表示无量寿...为华严宗显示事事无碍圆融义门之语。同体为“异体”之对称,相入为“相即”之对称。华严宗依因六义中“不待缘”之义...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术语)梵音Rājān,又作曷啰阇。译曰王。见光明玄义。...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尘,梵语 artha,新译作境;为垢染众生心之义。(一)色尘,指青、黄等显色,及...(名数)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须现不须现二者,须现者,为中道之智眼。未开者,现起丈六之应身,广大无边之身相也。不...梵名 Anandapura 或 ānandapura。为西印度古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所载,此国周长二千余里,都城周长二十余里,人...(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礼佛大忏悔文...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问:天还没亮,寺院就打板了,必须这么早起床吗? 云乡法师答:是的。早起床,这是佛陀的教导。佛陀在《遗教经》上...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以放心去犯戒。这是很严重的误解。《观无量寿佛经》说:五逆十...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这可分自修与共修两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在共修方面,...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
四轭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弃 | 下篇:四正断 |
(经名)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
施波罗蜜多
月藏分
懈怠耕者经
不死寻
阿弥陀咒
同体相入
四摄法
遮阅那
四尘
二现
阿难陀补罗国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佛门礼仪简要问答
大安法师:生命就在呼吸间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