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总括病全部之称。智度论六十五曰:“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为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德生,梵名 ?rī-sambhava。乃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五十一位。与有德童女同住于妙意华门城,二人已证得菩萨...【善为伴侣】 p1141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为善为伴侣?答:于断生命,若不与取,若欲邪行,若虚诳语,若...(地名)国名。其国在葱岭之中,寒而不生余谷。唯熟麦。国中有佛之一齿,为佛齿起塔。有千余僧徒。尽学小乘。晋法显...亦名:尽形药、终身药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姜椒辛苦,非人恒啖;疗患力微,要在久延,方能治病;故听作法随形而...(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载,成就四安乐行之人,能于梦中感见五种好相,即:(一)梦见佛为众生说法。(二)梦见自己为众生说法...悉昙字 (s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沙、刷、刹、杀、屣、察。一切法性钝之义,为制伏六处,得...指天台宗圆教之菩萨于十信位所证得之十种境界。又作十种证相。略称十境界。据法华三大部读教记卷五,十种境界即:(...戒本疏·释戒经序:“说戒广略,则有五阶。圣制乃通,凡心须显;故须和默,即应缘同。”行宗记释云:“约说戒差别。...即性起说与缘起说,乃华严宗所立之二种法门。就“果上”谈诸法之现起,是为性起;于“因分”谈万有之现起,是为缘起...【异熟因】 p1114 如菩萨八种异熟因中说。 二解 如摄受中说。 三解 俱舍论六卷十一页云:第六异熟因相云何?颂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人说业不能带,带着业生不到极乐世界。 为了这个问题,在台湾...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
第一讲 心经之心 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现今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机会我们能够接触到佛教,了解到佛法。比如说我们...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愿意听同事们背后的议论,所以她总是尽量躲开人多的场合,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个人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看你内心的相貌。 智者大师把...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什么要厌离娑婆?这里有几个概念要了解清楚。印祖用一...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
四百四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百戒 | 下篇:四安乐行 |
(修法)行灌顶法式前,准备豫修之修行也。...
德生童子
善为伴侣
竭叉
尽形寿药
二十九种庄严
梦感好相
洒
十种境界
说戒广略五阶
性起缘起
异熟因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宏海法师:心经·可以静心也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