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谓僧道也。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云。...(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瞋等别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识有五十一法。 ...(名数)智度论四十八明佛之四无畏。法界次第下依智度论释之:一一切智无所畏,谓世尊于大众中师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一切法有真妄二者,随无明之染缘而生起之法为妄;随三学之净缘而生起之法为真。又如因缘生法总为不实,故为妄法;不...指多如尘数之无量世界。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九一中):“应物机于双树,至教浃于尘洲。” p5763...(流派)又作鞞世师,卫世师。新曰吠世史迦。...(人名)Dharmajāna,比丘名。译作法智。见开元录六。...(?~73)梵名 Kā?yapa-mātavga。我国佛教之初传入者。中印度人。又称摄摩腾、竺摄摩腾、竺叶摩腾。略称摩腾。生...(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阿弥陀佛华座之相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五分法身香之一。指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大藏法数卷三十三、教乘法数卷十八](参阅“五分香...梵语 paca-drstayah。又作五染污见、五僻见、五利使。指在根本烦恼中之五种恶见。即:(一)萨迦耶见(梵 sat-kāya-...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喻进一步加深理解。因为在大乘的圆顿的教理当中,它都是很深...问: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请开示其意义。 大安法师答: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念佛方法。...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果报是什么呢?一者是引火烧身,瞋恨就...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苦的,不太能忍苦捍劳;当他痛苦时,曾祈求要安乐死,早见阿弥...
什么叫做异熟识?什么叫【果相】?善、恶、业、果,善跟恶,业、果,这个就是果相,这是指第八意识的果报来讲的,意...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雪公老恩师都是「人瑞」,而且活跃无比,世鲜能及。而说...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始以来贪爱炽然,流浪生死,八万四千尘劳,种种习气毛病放不下...
四不可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不见 | 下篇:四不可轻 |
梵语 vyūha kalpa。三劫之一。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称庄严劫。又作过去庄严劫。相对于...
缁黄
心所
佛四无畏
真妄
尘洲
吠世师
达磨阇那
迦叶摩腾
华座观
解脱香
五见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就是一种惩罚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