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鱼不见水,鱼以水为居宅,游泳水中,无所障碍,故曰鱼不见水。二人不见风,风者但有声响可闻,而形相不可见,故曰人不见风。三迷不见性,灵明觉知之性,人人本具,但为烦恼无明所障覆,而不了知,故曰迷不见性。四悟不见空,学人既觉了灵知之性,本来空寂,而此空性亦不可得,故曰悟不见空。见圆觉经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是说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阿弥陀经中之一句,乃表示往生净土之因行。执持,固执不动之意。意即专心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阿弥陀经(大一二·三...(术语)过现未三住劫,各有一千佛出世。贤劫千佛者,佛祖统纪三十勘考诸经论,依其所记,则住劫有二十增减,其前八...又作有漏定、世间禅。为“无漏禅”之对称。即有漏凡夫所修之禅定。亦即依欣上厌下有漏之六行观而修之禅定。如四禅、...梵名 Mahā-prajāpāramitā-sūtra。凡六百卷。略称大般若经。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五至七册。“般若波罗蜜”...【犯处】 p0521 瑜伽六十八卷八页云:云何犯处?略有十八。一、不善。二、违善。三、身业。四、语业。五、意业。六...【住相】 p0659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五页云:问:诸有为法,有住相不?设尔;何失。若有者;有为相中,何故不说...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相当于信仰一词之梵语有 ?raddhā, prasāda, adhimukti, bhakti 等,译作信心、正信、净...(术语)是佛道之一期也,先信乐其法,次了解其法,依其法而修习其行,终证得其果也。...【广大慧】 p1323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广大慧者:谓软中上品增进差别。...即安住于 (a,阿)字本不生之三昧。全称满一切愿出广长舌相遍覆一切佛刹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又作法幢高峰观三昧、...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
在日本弘法之余,我与随行的徒众也会抽空上街购物,一方面想借此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一方面也是想购买一些礼物带回...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就好像是交通规则...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生梦死。偶有起发胜心修行者,由心魔与天魔之扰乱故,修行障难...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一个轮回的因素是什么?第二个轮回的相续是什么?第三个轮回是...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能存钱。有机会,他就到富翁的家去,也因此有些机会能够遇见佛...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还有这种根机的人,到了末法的时期,就没有这样的人了,万难...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茶酒一事。有一次,赵匡胤向曹彬讨美酒喝,当时赵匡胤位居将帅...
四不见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不成 | 下篇:四不可得 |
子题:律师、缘、缘起、制、本制、重制、急、缓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毗尼母云,犯罪有三:一、缘,二、制,三、...
尘刹
执持名号
贤劫千佛
有漏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犯处
住相
信仰
信解行证
广大慧
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童叟无欺的服务精神
格言联璧

念佛必须持戒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