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菩萨有自初即定宜教化之眷属,谓之化属。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佛名)称大日如来。...(杂名)犹大禅师之德称也。祖庭事苑曰:禅宗有二大禅佛:一名景通嗣仰山,一名智通嗣归宗常。...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此学法女,无戒体也,但受别教,位过沙弥。如上已解,恐忘故重言之。以人不解,谓分三众,有...子题:止持心顿、作犯心顿、作持心顿、止犯心顿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初就心通渐顿。若作心总断恶意,名 止持 心...华译为不退转,是菩萨的阶位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达此位。...(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龙舒(安徽舒城)人,俗姓沙。又称大舣,字无异。世称博山禅师。十五岁礼拜五台山,参...亦名:通辨羯磨篇 资持记释云:“释羯磨篇。律中羯磨,大有三位,别开八品,随事细历,则有一百八十四种。今此篇中...【成就最上涅槃】 p0667 瑜伽四十九卷十六页云:摄受如实圆证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现行,自在转故;说名成就最...(名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即耗。三众不爱敬。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见中阿含经。...(名数)日本平安朝时代入唐学密教者八人,即传教,弘法,慈觉,智证,常晓,圆行,慧云,宗睿也。传教,慈觉,智证...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定者。他曾写有一首《一任清风送白云》诗歌,这首诗歌在禅门中...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看低别人的心理。瞋恚是一种生气的心理。 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但在《大悲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
首先,学人欢迎大家来到佛学院参访。我们早上参加海公师父的告别式,在回程的车上,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死...
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而才能有好的人缘。如此,则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信是危险的,离成功近,离失败也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世的生命苦哇!八苦交煎。因缘所生法:空、无常。...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第十大愿就代表了大悲救苦的法门。总括而言,药师佛本愿名号功...
化属
【佛学大辞典】
上篇:化转 | 下篇:引入 |
谓于见道之位以无漏智观四圣谛之境。即于见道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现见分明等同之境,称为现观,全称圣谛现观。俱舍论...
护净经
慧日尊
大禅佛
式叉摩那体同沙弥尼无别戒体
持犯就心通渐顿
阿革卑跋致
元来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第五
成就最上涅槃
犯戒五衰
入唐八家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净界法师:如何为往生做准备

以牙还牙的报复,只会结下更大仇恨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