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神变者佛以身业现种种之神变奇瑞也。记心者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教诫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瑜伽论二十五谓之三神变。俱舍论二十七谓之三示导。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三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指以象征定、慧之左右二手所作“虚心合掌”之密印相。此印相系“一切如来入三昧耶遍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三昧力明妃”...(名数)谤大乘等三难治病之人也。...凡十卷。明代成时编。又称灵峰宗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蕅益宗论。此论系编集蕅益一生之宗论,凡愿文、法语、答问、...忏悔二字,乃梵汉双举之词,梵语忏摩,华言悔过,言忏者乃忏摩之略,言悔乃悔过之意也。总之忏摩原意,乃请他忍恕之...圣是圣人,教是教法,是因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为三量之一。...【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p0562 摄论一卷十八页云:复有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有受尽相者:谓已成熟异熟果善...【如来说法现四种相】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如来将欲为诸声闻、宣说正法,现四种相。一者、从极...(名数)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于其一,名为四见。智度论七曰:复有四种见,世间常,世...【四烦恼】 又作四惑、四根本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在唯识宗的理论上,此为与第七末那识相应而起的四种...(人名)聚落主名。译曰求得。南山戒疏二上曰:须提那者,多云聚落主名也。此云求得。其子耶舍,此翻为明,如僧祇释...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虽百钱之物,亦不肯弃舍,而不自爱其身,何哉?或责以盗窃,或呵以禽畜,则怫然而怒,有至...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有一个人叫阳羡生,阳羡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他是阳羡这个地方...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净土宗修行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要你能...佛陀入涅槃五百余年之后,在古印度地区有一位国王,修学佛法非常精进,并且还以最好的饮食供养出家众。在他所供养的...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特殊情况就值得我们琢磨。 比如...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真跟妄作一个很详细的分别:真实的心性是不生灭的,虚妄的相...
出家(梵语pravrajya),音译作波吠俨耶。即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沙门之净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与沙门、比丘同义...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的信心。因为我们凡夫对世界的认识与佛经的内容常有出入,而流...
三轮化导
【佛学大辞典】
上篇:化导 | 下篇:化缘 |
梵名 Vajra。乃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跋折罗、跛折罗、拔折鲁、和耆罗。意译金刚。主领夜叉众,守护佛法,为夜叉...
一道
大菩提幢
三病人
蕅益大师宗论
忏悔
圣教量
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如来说法现四种相
四见
四烦恼
须提那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生死的大事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真正的富贵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出家修行应如何选择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