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第五时法华经所说之圆教,谓之今圆。以前大乘经所说之圆教谓之昔圆。是台宗之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俱舍论有六因,成实论因之立三因:一、生因,法生之时能为因者,如善恶业为苦乐报之因,即六因中之异熟因也...五明之一,即明白佛所说的五乘因果妙理。佛法主张万法唯心,心属于内,故叫内明。...(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梵语 anu?aya,巴利语 anusaya。为烦恼之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之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无瞋】 p1041 显扬一卷五页云:无瞋者:谓于诸有情,心无损害,慈愍为体。能断瞋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无瞋为业。...谓灵妙不可思议之效验。又作灵应、灵感、威验。略称验。即祈求诸佛菩萨,或由于受持读诵经典,而获得不可思议之证验...【彼彼喜爱】 p080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彼彼喜爱?世尊告曰:谓于未得摄受资财...【无余罪】 p1051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他胜罪聚,名无余罪。...【无功用运转作意】 p1085 瑜伽二十八卷十一页云:云何无功用运转作意?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名无功用运转作意。...Wuzhu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之一。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的布路沙城(意译丈夫城)...禅宗公案名。又作大龙败坏法身、大龙法身。为宋代僧大龙山智洪弘济答一僧之问,显示色身之外,法身无可觅者。碧岩录...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十小咒...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个诸侯供养他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双筷子纣王非常欢喜,心中就...
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生马上要到悬崖峭壁底下了众生当下眼睛一闭就要到三恶道火坑里...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的长子,其功德广如虚空、深如大海、高如须弥,即使十方诸佛在...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一个佛友对我说她的困惑,因为收入有限,当布施或者供养的时候,觉得自己很不好意思,囊中羞涩...问: 烦恼心虽在当下放下,过一会儿又上心头。请问心要如何真正放下?所谓当下大彻大悟,是悟了什么呢? 中台禅寺答...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修行当中,主要是两个大流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净土宗。这两...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
今圆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今师祖承 | 下篇:分别 |
(术语)昏昧之心识,指凡夫之无知而言。万善同归集五曰:惊昏识之迅雷。...
三因
内明
表义名言种子
随眠
无瞋
灵验
彼彼喜爱
无余罪
无功用运转作意
无著(Asanga 约4或5世纪)
坚固法身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不肯坐下的弥陀慈父
智者的四句话
地藏菩萨的无量无边功德
如何让生命中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