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诸尊之神咒,有大咒小咒一字咒三种。一字咒谓之心咒。心为真实精要之义,如心经之心。又,总曰陀罗尼,是为如来心中之胜法。故名心咒。随求陀罗尼经曰:“心中真言,佛之心中无胜此法故。”楞严经七曰:“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实莲华所说心咒。”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Da?a-cakra-ksiti-garbha。凡八卷。译于北凉,译者佚名。又作方广十轮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述...(术语)三性与五法。唯识之法相也。...(一)(384~482)南朝宋、齐时代僧。祖先为月支人,俗姓支。寓居建康,笃好佛儒,善谈老庄,工于书法,又善梵呗。初...无明支取发业者,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于...沙门自谦的话,义与贫道同。...【有根身】 p0540 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又云:有根身者:谓异熟识。不共相种,...【有见无见差别】 p0553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建立有见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显色故,形色故,...(真言)陀罗尼名。译曰无染着。见金光明经慧沼疏五。梵Viśleṣa。...【三量】 三量,是现量、比量、非量。量是认识、知识,也是测量的准绳。如以斗量米,以尺量布,以至于以秤量物。唯...(经名)有五译,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三唐佛陀波利译...【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p0018 瑜伽三十八卷四页云:又于十方,现有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佛土;无二菩萨,同时...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楞严经五十阴魔章...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名扬几千年来的阿弥陀佛,以及佛教徒们爱念的《阿弥...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时候,你都不要去管外境怎么样,你就观想宇...
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人提问,说,因缘观能够产生增上的功德,但是这个真如观,无分别智,完全不分别,修习无分别智对菩...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你念这句佛号背后有四十八愿,你四十八愿完全不懂,你很难产生...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行十善,人死后用化生往生天堂,那个叫做天人。 仙可不是这样...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因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开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
心咒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心空 | 下篇:心宗 |
梵语 ātma-?ūnyatā。二空之一。又作我空、人空。即众生为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假和而成,实无常一主宰之我体...
大方广十轮经
三五
昙迁
无明发业
乏道
有根身
有见无见差别
仳疏梨沙
三量
尊胜陀罗尼经
一佛土中同时无二佛出世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为什么要修无分别智

【推荐】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