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二义:一对治之故,二次第生之故。对治之故,对于善法有六事:一悭法,二恶业,三恚心,四懈怠,五乱心,六愚痴也。以此六法因缘之故,不得无上菩提。为欲坏六法之故,说六波罗蜜。次第生者,菩萨舍一切世俗之物,出家学道,名为檀波罗蜜。既出家,受菩萨戒,名为尸罗波罗蜜。以护戒之故,虽有骂打,亦默受而不报,名为羼提波罗蜜。戒既清净,勤修善道,名为毗梨耶波罗蜜。以精进之故,五根调伏,名为禅波罗蜜。五根既调,知真法界,名为般若波罗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名数)女人愿求,好爱之六种欲也。一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欲,四姿态欲,五言语欲,六音声欲,七细滑欲,八人相...【实我虽无而有流转还灭】 p1273 成唯识论一卷六页云:我若实无;谁于生死轮回诸趣?谁复厌苦,求趣涅槃?所执实我...(术语)一亿法门之数。仁王经上曰: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无色异生】 p1063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无色异生,谓生无色,未见谛者。...(术语)八苦之一,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也。涅槃经十二曰: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一)又作破安居。夏安居未竟而中途退出之谓。一夏九旬之安居不许外游,若中途退出不能达成圆满者,称为破夏。[四分...(术语)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四教中,前之藏通别曰三权,后之圆教为一实。玄义七上曰:因中则有三权一实,在果则四实...(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中结界五相。...据灌顶经卷十二载,阎罗殿内有一记录世人所犯罪过之籍册,此籍册系由地下鬼神依照世人所造诸恶而奏上,最后由阎罗王...【二十二根何等根分】 p0042 瑜伽五十七卷七页云:问男女二根,何等根分?答:是身根分。问:最后三根,何等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十善业道经...问: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现在婆婆做饭,有时候杀生(如鱼虾)等以后末学做饭了,末学可以给他们...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后的本来面目,最终的主人翁,其实是我们...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普通食材照样养生。特别是下面的4种果实,只要搭配得当、正确...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 通常,人有三种生...
隆莲法师虽身居庙宇,但对如今社会上物欲横流的种种现象还是非常明了的。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止恶扬善、弘扬人间净土的...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听到佛号或者见到佛像就会流泪等等。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
一位僧人惊慌失措地从树林中跑出来,刚好碰到一对在林边散步的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惊慌失措是为了...
六度说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度 | 下篇:六度果报 |
(杂语)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上曰:波扬无量自然妙声,(中略)或寂静声,空无我声。...
频来果
女六欲
实我虽无而有流转还灭
亿法明门
无色异生
求不得苦
破夏
三权一实
五种结界
鬼录
二十二根何等根分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

【推荐】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秋季的「四大名补」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自招魔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