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八苦之一,求物而不能得之苦也。涅槃经十二曰:“何等名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悕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如是则名求不得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卞城王、变性王、变城王。为冥界十王之第六。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亡者在冥途中,于六七日(即...(术语)对于习气之称。正现起之烦恼正体曰正使。其烦恼之余习曰习气。阿罗汉虽断正使,而习气不能亡也。观经玄义分...这是涅槃经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何物?触其...【能食空】 p0892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能食空者:依内处说。卽是内空。...曙光渐明,天空露白之状。律典中规定,凡比丘于晨朝,即现明相时至日中之间,入众行乞、斋食;而明相以前或日中以后...【三种异分】 p0182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九页云:异分有三种。谓加行异分,所缘异分,随顺异分。加行异分者:如有先诵...【非一界智】 p071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经名)具名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赵宋天息灾译。略云文殊仪轨。...禅林用语。铁制之馒头。与“铁酸豏”同义。谓吞下铁馒头乃不可能之事,以此比喻难解难透之一关。碧岩录第七则(大四...(名数)天台智者,于外道立三种。一佛法外外道,如九十六种之外道,佛法外之外道也。二附佛法外道,如小乘之犊子部...(经名)具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略曰大佛顶经,首楞严经。楞严经等。...普贤菩萨行愿赞...楞严咒注音版...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烦恼、人际的冲突,根源皆在此。...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所以,法身亦非空无义,乃有其自体性。所以讲真如有其自体性,...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么我仍在生病?难道佛法不灵?我疑惑很大,不想学佛了。 师父...春天慢慢进入尾声,夏天正式登场,湿气重的体质,可以通过用健脾、祛湿功效的汤、粥来调节,除了土茯苓、赤小豆这类...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们不能忍的话,烦恼就会更多,就会障碍我们的修行。由于世间上...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中华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范本。这本书在中国...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具足戒,这样的戒就叫比丘律仪,这是...
求不得苦
【佛学大辞典】
上篇:求子妊胎法 | 下篇:求生 |
(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
变成王
正使
盲人摸象
能食空
明相
三种异分
非一界智
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铁馂
三种外道
大佛顶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佛法为什么不灵
健脾和胃祛湿气的扁豆
不能忍,烦恼就会更多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