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于三恶之众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三、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于十信之位,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证佛,即分真即位之佛,由初住至已上等觉,渐次破一品之无明,证一分之中道者。六、究竟佛,即究竟即位之佛,于妙觉之位,觉道究竟者。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彼此六佛互相即,故云即。今但就佛而论六即,就实则十界悉具六即。观经疏妙宗钞上曰:“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释教主故就佛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趺座岩上,左手按膝,右手持绿叶之枝。...僧祐是齐梁时代的一位律学大师,也是古代杰出的佛教文史学家。他原籍是彭城下邳(今徐州专区邳县),生于江南建业(今...(职位)谓僧职三纲中之上座也。...亦名:覆罪戒犯缘、覆他粗罪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一、大比丘,二、知犯二篇已上,三、作覆心,四、...【三藏及二藏】 p0198 世亲释一卷三页云: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毘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名数)因有九句之意。谓因于宗同品及宗异品,以关系之有无,而判其正不,有九种之别也:一同品有异品有,二同品有...谓三界无知。是名无明界。...(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三藏伽陀】 玄奘大师为了说明三类境的假实,留下了一首偈子,收在《法苑义林二执章》,及《成唯识论枢要》中。偈...(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宗之过名。兼宗之能别不极成与所别不极成之过也。见因明入正理论,同大疏中本,瑞源记...谓众生本具之佛性(本源),清澈澄净犹如明亮清晰之大圆镜,而了无染污。此系圆觉经之语,乃极言本性之清净无著。 ...(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阁下每以此药,普施...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岁即开始学习,教授太子的是两位在当时极负名望的老师,一位叫...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确实儒...
问: 唯识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义? 答: 唯识法相系说明染净因果缘起事,此因果缘起不离于心。佛法重点是指出...净土宗又称莲宗,是中国传统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来,在民众中广为流传,逐渐成为佛教主流宗派,其特色主要有四: ...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自利,也是推荐给大家的一种改变命运的方法。 古德常说:相由...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有安全感,因为心外没有安全的空间,也没有安全的时间,不可能...
六即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即 | 下篇:六物 |
(术语)属于阿含之部门也。原为佛说之总称,后大乘经兴,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总名为小乘,遂为小乘经之异名。北方...
德王观音
僧祐(445—518)
上纲
覆藏比丘罪戒犯缘
三藏及二藏
九句因
无明界
五碍
三藏伽陀
俱不极成
本源清净大圆镜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真正的拥有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唯识有何重要意义
净土宗的四个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