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佛制,比丘使必蓄之者有六种:一、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大衣也。二、郁多罗僧,七条之中衣也。三、安陀会,五条之下衣也。已上谓之三衣。四、铁多罗,铁钵也。五、尼师坛,坐具也。六、漉洒水囊,护水中虫命之具也。是为三衣六物。三衣虽在六物之中,然为六物中之根本,故特标举之,如言诗书六经也,行事钞二衣篇曰:“何名为制?谓三衣六物,佛制令蓄,通诸一化并制服用,有违结罪。”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慧光是南北朝时代的义学高僧。俗姓杨,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人,十三岁时,跟随父亲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不久,佛...(术语)一座大众中之主位,称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为上首,或举多人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众...亦名:覆他粗罪戒结犯分齐 子题:余罪、余人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若知他犯粗罪,小食知,至食后说吉。食后...【三轮理趣义】 p0198 显扬二十卷四页云:复有三轮理趣义,宣说诸法。谓依世俗谛理趣,宣说作者;宣说作具;宣说作...(名数)九心次第转而成轮之意。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谓心随境转,有九种之别也。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谓上座部师,...无量者,谓四无量,一慈无量、二悲无量、三喜无量、四舍无量。慈云何?谓依止静虑于诸有情与乐相应意乐,住具足中若...(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大千】 三千大千世界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三转法轮于大千。’...(地名)旧称龟玆。国名。见梵语杂名。...明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南昌府(江西)钟陵人,俗姓江。字天奇(琦)。世称茕绝老人。二十岁,参谒荆门之无脱(...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达到离三种相时,它的果报,它的果地功德就是毕竟平等...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
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净等所说而念佛。又加家人助念,故得吉祥而逝,面色转胜于前。...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吃饭打眠。悟者在日常生活中与未悟者一模一样,如《金刚经》云...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佛加被,身心安乐。 待大好后,婉...
我们应该对轮回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来观察生死,是没有快乐的。以佛陀的标准...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问: 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大安法师答: 我们的业啊,就是由于我们具生的烦恼啊、...
六物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即佛 | 下篇:十八物 |
(修法)Āveśa,又作阿尾奢。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于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
德本
慧光(约六世纪)
上首
覆藏比丘罪戒结犯分齐
三轮理趣义
九心轮
无量
五类天
大千
俱支曩
本瑞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印祖举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验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世间的快乐为什么是痛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