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也。此二愿以弘愿(第十八愿)为使归入真如门之方便,誓假设要门真门因果之愿,故名。第十九愿为要门,第二十愿为真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经名)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萨遮尼犍子,为严炽王说法,遂受记于佛,其所说世出世之法,曲尽其妙,文义亦通畅...亦名:僧像致敬篇 子题:惭愧二法住世则相恭敬、惭愧是敬之本、眉寿、文华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僧像致敬篇第二十...【已受果种子】 p0229 瑜伽二卷一页云:又种子体,无始时来,相续不绝。性虽无始有之;然由净不净业,差别熏发,望...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故生受。受为缘故生爱。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故生...(名数)五种不男之外,有五种不女:一螺,二筋,三鼓,四角,五脉。见大藏法数三十二。...【十波罗蜜】 又作十胜行,或译为十度。修唯识行的菩萨,如何能证得大菩提大涅槃二种胜果呢?这要在十地中修十种胜...(术语)迷心转倒事理也。唐华严经四十九曰:菩萨离迷倒。有部毗奈耶四十七曰:遂使心迷倒。释门归敬仪上曰:识心迷...指桌布,乃覆盖于佛前之桌上者。又称打布、内布、桌围、卓布。其起源不详,或由装饰佛座或庄严佛之通路之宝衣变化而...(譬喻)圣众会合之座也。德之深与数之多。譬如海。华严玄疏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善事】 p113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善事者:谓现法乐住所缘境故。...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有个小和尚,他突然想起来问他的师父:师父,请您老人家告诉我...
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至用尽心机,占尽别人的便宜。谎言假话在佛教称为妄语,就是不...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淫欲这两个是最严重的,...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前讲的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有相似的地方,但角度不一样,一...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士来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师回信开示说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土,宝藏如来为他授记,赐名得大势。他上座时,极乐世界七宝国...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磬禅师作陪,站在山头上欣赏长江的风光。 乾隆看见江上熙来攘...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
方便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方便智 | 下篇:方便声 |
(术语)腊者岁末祭神之名。即以为岁末之称。比丘受戒后,每年夏行三月安居,其安居竟,即为比丘之岁末,谓之法腊。...
增上慢
大萨遮尼犍子受记经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已受果种子
受缘爱
五种不女
十波罗蜜
迷倒
打敷
海会
善事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坚持良知,不说假话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