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形方,圆,三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众德,故名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于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如其次第,观于自身之腰下,脐轮,心上,额,顶上五处也。大日经疏十四曰: “凡阿阇梨欲建立大悲胎藏建立弟子时,当先住于瑜伽而观自身。从脐已下当作金刚轮,其色黄而坚;从脐以上至心当作水轮,其色白;次从心以上至咽当作火轮,其色赤;次从咽以上至顶当作风轮,其色黑;复次地轮正方,水轮圆,火轮三角,风轮半月形,最上虚空作一点。具种种色,在顶十字缝上置也,是此输形正与身分相称也。此五位者即是前所说五字,方中置阿字,圆中置嚩字,三角中置啰字,半月中置唅字,点中置欠字。”大日经义释八曰:“凡行者欲修观时,先当住瑜伽座以阿嚩啰贺佉五字加持自体。”大日经义释十一出五轮成身之图。【又】于地水火风空之五大。而得自在之禅定名日本黑谷语灯录曰:“大安寺有胜行上人者,修五轮观成就之人,居常每日入环堵中数刻而出。一日出迟,徒弟鉴壁偷眼,不见上人,唯见床上水之澄清。试以投石有声,弟子怪之。上人出定之后,自觉胸间有物楚痛难忍。召其徒曰:汝等见定相有何事乎?徒报以实。上人曰:汝待我更入定为取之去。上人翌日入定,徒复窥见床上有火,光焰炽然,乃探石取去。上人起定无后痛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中有生时有衣无衣】 p0363 大毗婆沙论七十卷六页云:问:中有生时,为有衣不?答:色界中有,一切有衣。以色界中...(术语)现生之身。又佛菩萨化现种种之身也。...(印相)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梵语 pranāma。音译作钵啰拏摩。略称归合掌。为密教各种手印中之基本印母“十二合掌”之第七印。此合掌之印相,系...亦名:比丘改俗易姓 子题:四姓出家同称释氏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僧祇,比丘不得唤阿爷阿郎、阿娘阿婆、阿兄阿姊...(行事)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于金胎之两部。是有受职结缘之二者。...禅林用语。指彻底大悟之无位真人。从容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二五八上):“普化便翻斤斗,龙牙只露半身,毕竟人是...(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证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梵网经所说的大乘菩萨戒,因是毗庐舍那佛所说的戒法,故名。...【胜解修】 p1102 无性释七卷九页云:胜解修者,谓由信欲、而生胜解,于佛圣教深印顺故,生乐欲故,如有颂言:虽于...(书名)一卷,梁真谛译。说三界但有显识(即阿梨耶识)与分别识(即意识)之二种识。...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楞严经五十阴魔章...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清莲,于芸芸浊世中,不着俗染,自吐芬芳。凡呼吸过的人,皆感...
可悲呀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一直在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里面打滚。没有人可救助,没有人可...【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云何用治?众...
学佛的想求解脱,我们知道,不想执著,不想烦恼,这么容易吗?离得开吗? 咱们比较而言,现在我们比社会上的人为名...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了,没有办法修了。 二是自己习...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但是我们都不认得因果,什么原因?很复杂。现在我...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著普劝念佛文,劝导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富贵贫贱,不分男女老...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个人,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都是从财、色。我经常说,...
五轮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轮际 | 下篇:五轮六大 |
(名数)断法不再起之三种也:一、自性断。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得法空时,使三...
中有生时有衣无衣
现身
定印
归命合掌
比丘呼召应异俗
五佛灌顶
那人
方便有余土
舍那大戒
胜解修
显识论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白话文
闻佛名号即得大利益

想求的求不到,想舍的又舍不脱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