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信等之五不退。二净土之五不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高丽僧知讷(1158~1210)撰。本书乃撷取李通玄所著新华严经论之要点,复加知讷自己之见解,而由门人冲湛刊...梵名 ?atadru。位于北印度磔迦国东南。又称设怛荼卢。大唐西域记卷四谓,王城之内外有伽蓝十所,庭宇荒凉,僧徒甚少...【五因断诸烦恼】 p0279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复有五因,断诸烦恼。一、知彼体故。二、知彼事故。三、知彼过故。四、...(术语)生死即涅槃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亦名:与恶见人同事戒犯缘、恶见同事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恶见被举人,二、知是,三、随顺同...(773~831)唐代归宗智常之俗家弟子。字浚之。贞元年间(785~805),在庐山五老峰下创白鹿洞,后徙少室山。元和初...(术语)佛殿内僧之坐处,区画内外。内部为内阵。外面为外阵。...【颰陀罗】 大论翻云善守。思益云:若众生闻名者,毕竟得三菩提,故名善守。孤山云:贤守,自守护贤德,复守护...云何名一切粗重,略说有二十四种,谓一切遍行戏论粗重,领受粗重,烦恼粗重,业粗重,异熟粗重,烦恼障粗重,业障粗...梵语 astaurāja-kumārāh。即过去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之八位王子。(一)有意王子(梵 Mati),又作有志王子。(二)善...亦名:筹之制法 子题:五指、拳一肘、舍罗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五分,筹极短并五指,极长拳一肘。极粗不过小指,...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白了就是自杀,是不是这个样子?用人为的药物中断生命,他为什...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在今天我们呼唤...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们精勤修持苦行、着粪扫衣、行乞食,仍未能离...《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维,无论昼夜都常常思维,思维什么呢?就是要观察善法,...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怎么可能当生就到西方...
01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 当念只因情未撇,无边生死自羁留。 02 四大聚成玄兔角,六根缚住白龟毛; 沤...
五种不退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种不男 | 下篇:五种不随 |
佛的尊称。等是等觉,是显因圆,妙是妙觉,是显果满,佛因圆果满,故称等妙觉王。...
华严论节要
设多图卢
五因断诸烦恼
不动生死
随举比丘戒犯缘
李渤
内阵
颰陀罗
粗重
八王子
舍罗制法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