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所得十力之一。佛所得之天眼也。为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能胜者,故云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 p0086 瑜伽六十三卷三页云:谓有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于彼杂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变化身】 p1464 摄论三卷十四页云: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术语)仅第六意识上有之,能为意识亲近之缘,使意识行者,即喜忧舍之三受也。五受中,苦乐二受,依五根及意根,不...梵语 ko?opagata-vasti-guhya。又作阴马藏相、阴藏相、马王隐藏相、势峰藏密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阴,男根之意。...明代禅僧。号真圆。湘(湖南)人,俗姓萧。生卒年不详。年十八出家,历参当代耆宿白斋、无际、遍融等。其后,受月心...(职位)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系指事观。“无想离念”之对称。即建立佛之种种相好,而将心安住于佛身及净土等,并观想之。立相,系就所观之境而言...【饮食粗重】 p1250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饮食粗重者:谓极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八种生胜解处】 p0082 瑜伽四十二卷十一页云:云何八种生胜解处?一、三宝功德处。二、真实义处。三、诸佛菩萨大...全一卷。又作集诸佛大功德山经、庄严劫千佛名经。译者不详,仅知译于南朝梁代(502~557)。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于...(术语)佛陀对于众生之根机,而施相应之手段。又禅家之宗匠答学者之问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只要有真信切愿,临终十念,甚至一念也能往生。...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 其实,乌鸦是非常吉...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34岁只身返回五台山建十方尼众的道场,未落发时不知出家事多,...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八千徒众,密传往劫阿私陀仙人的修行法门。在盛夏当午,仙人们...
《甘露疏》云: 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 二、念缘佛境胜,一心缘念佛身相好,净国为...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修行人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狠得下心。 耐得住寂寞,就是甘...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
天眼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眼 | 下篇:天眼明 |
亦名:乞钵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跋难陀钵破,求多钵畜。居士计会,乃知多受。便讥嫌言,受...
八种弃舍近住弟子因缘
变化身
意近行
马阴藏相
月潭
僧录司
立相住心
饮食粗重
八种生胜解处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对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集体皈依的仙人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

修行人没有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