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置僧会司。僧会一人。各掌其属释教之事。俱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为之。僧凡三等。曰禅,曰讲,曰教,隶礼部。二十四年,清理释教。限僧三年一度给牒。凡各府州县寺宇但存宽大者一所,并居之。凡僧府不得过四十人,州三十人,县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众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其后又有法王佛子大国师等封号。清天聪六年,始设僧官。顺治年间,定品制,悉仿明旧案。善世正六品,阐教从六品,讲经正八品,觉义从八品,余俱未入流,不给禄,不与职官并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Śaṅkarasvamin,梵名商羯罗塞缚弥,译曰骨锁主。骨锁主为大自在天之异名,此菩萨之父母以此天为主,祈祷...【三无生忍】 ‘忍’是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的意思。三无生忍,是唯识宗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自性...(人名)涅槃经三十三曰:调婆达多。观无量寿经曰:调达。法华经提婆品曰:提婆达多。同陀罗尼品曰:调达。具略之异...全一卷。唐代实叉难陀(652~710)译。又作绕塔功德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佛应舍利弗之请,以偈宣说右绕佛...指色界之诸天;以有清净微细之色法,故称有色天。对此而言,无色界之诸天,称为无色天。 p2431...(术语)唯识论等破外道余乘实我实法之所执,且说阿毗达磨经四智成就菩萨之所观,举以略显于心外无有实境。四智者,...(人名)涅槃经所说十仙之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阇提首那,此翻为愿勇。远法师云:邪见外道,以执涅槃是无常也。了...(术语)言阿罗汉解脱一切定障而禅定得自在也。即俱解脱阿罗汉也。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阿罗汉心自在者。...梵语 khadga-visāna。又作佉伽毗沙拏、佉伽婆沙、渴伽婆沙、喝伽毗沙拏。犀角之义。据玄应音义卷二十四载,朅伽,...【彼胜利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胜利相者:当知卽彼诸随顺法所有功德;是名彼胜利相。...(仪式)以华配赋也。慈恩传二曰:法师至,诸德起来,相慰讫,各各还就坐。令一僧擎鲜华一盘来,授法师。法师受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老题目,有很多人讲过。 怎么讲、能不能讲得好,还请大家指教...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地藏菩萨又说:世尊!现...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附表第三,止观体性。 前面的布施、持戒...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尤其常见。这样的烦恼还会产生一些连带的效果,比如怨恨自己的...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思考一些有关老年的问题,思有所得,认为老年人应当追求五种境...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一定会更积极努力。因为即使努力,还不...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轮回三恶道 法界理凝然 本来常清净 诸相不能迁 寂静如虚...
舍利弗尊者作为华光如来,他这一期的国土是一个净土呢,还是一个秽土?我们看辛二这一段就容易清楚。看国土庄严,我...
僧录司
【佛学大辞典】
上篇:副僧录 | 下篇:僧谥 |
【不相应行料简】 不相应行为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法,在唐代普光的《百法明门论疏》中,于诠释不相应行法之后,有云:...
商羯罗主菩萨
三无生忍
调达
右绕佛塔功德经
有色天
菩萨所观四智
阇提首那
心自在者
朅伽毗沙拏
彼胜利相
行华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龙树菩萨:赞法界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