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天上之香。又人中之妙香亦云天香,如人中之好华曰天华。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亦闻天上诸天之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知一切法,名曰一切智。...(术语)与言醉生梦死同。遗教经曰: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一)位于四川西南峨嵋山腰。为峨嵋山六大古刹之一。始建于晋代,原名普贤寺,唐代慧通改名为白水寺,后屡遭火灾。明...(菩萨)月天也。月天之名云宝吉祥。势至菩萨之应现也。法华经文句二曰: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嘉祥法华...【无果法】 p1051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无果法云何?谓无为法。...为印度之古国名。据景德传灯录卷二载,天竺传法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其弟为刍尼(野鹊),当释迦在世时,刍尼之前生...指翻译佛经之四种原则。依翻译名义集卷六唐梵字体篇所举之四例,即:(一)翻字不翻音,如诸经中之咒语,字为汉字,音...(名数)常略云十乘观。...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指妄执我体为实有之愚惑情。即谓未通达无我之真理。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四三·二二九下):“彼闻四谛,虽断我愚...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内分泌...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六祖坛经》,之后,我对禅宗无比热爱。20年后,终于有机缘拜访...某个小乡村里,有位妇人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男婴,但是男婴到了周岁时仍不会爬行,他的父母著急地四处求医...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清净海众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宝。痛...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种活动被称为普茶,就是让大家都来喝茶的意思。当然了,大家专...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这是个谜。我们说死了、死了,那又很便...
天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真独朗 | 下篇:天冠 |
又作华报。花开在结果之前,故花报是对后得之果报而言。譬如人以不杀生为业因,今生即得健康长寿,是为花报;最终必...
一人作虚
一切智
无为空死
万年寺
宝吉祥天
无果法
那提国
翻译四例
十法乘成观
三聚净戒
我愚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小男孩的愿望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